塔齊布感到事情嚴重了,他望著曾國藩,以祈求的口吻說:“大人,我是你老一手提拔上來的。我只有一句話,從今以後,死心塌地跟著大人。聽大人分析,我才知我這個提督位子尚在動搖之中。請大人明示,塔齊布一定照辦。”
“智亭兄,今日治綠營,當首在收撫人心,其手段只有一個字。”曾國藩伸出一隻手,清脆地吐出一個字來,“賞!”
塔齊布按曾國藩的指示,遍賞綠營將士,得六品軍功者,多達三千人。火宮殿鬧事的那幾個鎮筸兵,也都在賞賜之列,於是綠營皆大歡喜。塔齊布又特地請來鄧紹良一道喝酒,鄧紹良很受感動。綠營將士知曾國藩和新提督寬宏大量,不記舊怨,軍心立即穩定下來。
與遍賞綠營相反,對湘勇,曾國藩卻實行塔齊布所提出的“嚴加整頓”的方針。
第一個拿來開刀的便是曾國葆的貞字營。這個營在靖港戰役中最先潰逃,除開五十餘名跟著曾國藩敗退的勇丁外,包括曾國葆在內,一律開缺回籍。曾國葆不服氣,聽了大哥“正人先正己”的一番大道理後,勉強服從了。曾國藩把滿弟叫到書房,密談了大半夜,最後叮囑國葆,要國華、國荃各招募五百壯丁,用心操練,五百勇丁都當什長訓練,到時便可由五百立即變成五千。
由於貞字營先被撤掉,曾國葆帶頭回原籍,其他各營的整頓都很順利,共裁掉團丁三千餘人。嶽州、靖港戰場上逃走的人,有的又想回來,曾國藩命令一個不收。他又乘著這個大好時機,將湘勇擴大一倍,建陸師二十營;水師二十營;又水陸二師分別設統領二人。陸師由塔齊布、羅澤南充當,一人管十營;水師由彭玉麟、楊載福充當,也是一人管十營。塔、羅、彭、楊均聽調於曾國藩。湘勇建制更顯得健全了。鮑超、申名標在湘潭戰場上打得勇敢,都被提拔當了營官。
每天,南門外操場由塔、羅負責訓練陸師,江面上由彭、楊負責訓練水師。曾國藩再忙,每天也要到操場、江邊去看看,訓訓話。曾國藩又吸取戚繼光用軍歌教育士卒的經驗,用心編了幾支通俗易懂的歌,又由精通樂理的郭嵩燾譜成曲,早晚教習。這些歌詞七字一句,將行軍打仗安營紮寨等要點都包括了進去。陸勇唱《陸軍得勝歌》,水勇唱《水師得勝歌》。幾天唱下來,從官到勇,個個都唱得流暢,記得爛熟了。每天上操下操路上,湘勇們高聲唱著軍歌,雖不動聽,但合著步伐,也還顯得整齊、威武,長沙城裡的百姓覺得十分新鮮。
湘勇的再次興旺給曾國藩帶來喜悅,他想到,幸而沒有死成,否則哪能看到今天的氣象!他很感激救他性命的康福和左宗棠,思量報答他們。左宗棠是大才,今後可以大事相委託,眼下不著急。康福有統領之才,但曾國藩不想讓他離開自己身邊,他極需要康福這樣的保鏢。若讓他領統領的薪水,別人會說是因救自己而得到額外好處,也或許會有人說,當初自己投水是做樣子的假死,不然,何以對救者這樣重報呢?曾國藩想來想去,想不出一個如何報答康福的好辦法。一次,他偶爾翻閱野史,上載鰲拜厚報塾師的故事。他覺得這個方法好。於是暗地叫荊七到沅江去,以康福的名義買下一座大宅院和三百畝水田,遷一戶老實人住進宅院,每年代康福收這三百畝水田的租。不久,康福知道了這事,十分感激曾國藩的厚賜,對曾國藩更加忠心耿耿。康福有救主帥之恩,又並沒有加薪晉官,湘勇上下也都稱讚曾國藩不以官祿報私恩的品德。
這時,天天都有西征軍圍攻武昌的訊息傳到長沙,曾國藩與大家日夜商議,準備救援鄂省。
一日下午,曾國藩正在書房讀書。曾國藩的書房原自名為“求缺齋”。有一次,他深夜之中高聲朗誦古文,在前人的妙辭巧構和自己的抑揚頓挫聲中進入一種藝術境界,領略到極大的樂趣。他想起孟子說過“君子有三樂”的話,總結出自己的三大樂趣:宏獎人才,誘人日進,一樂;讀書聲出金石,飄飄意遠,二樂;勤勞而後憩息,三樂。一時高興,他把“求缺齋”易名為“三樂書屋”。這天讀的是《史記·高祖本紀》。曾國藩深為漢高祖稱讚蕭何、韓信、張良的一段話所吸引。他想,劉邦起事前,不過泗水一亭長,文武兩方面都平平,後之所以有天下,實仗三傑之功;而使三傑各盡其才,這便是劉邦的才能。自己在帶兵打仗這方面,既無才能又無經驗,靖港之敗便是明證。今後務必要讓塔、羅、彭、楊等人充分施展其才,還要多多發現、物色人才。正思忖間,親兵來報:“門外有一人求見,自稱大人故人胡林翼。”曾國藩心裡喜道:“吾之蕭韓來了。”立即放下《史記》,奔出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