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取得實效以後,苜草投入低,產量高,不拘環境,整墒水土,不費人力的特點立刻被無限放大開來,一股種植苜草的春風席捲了整個西北大地,蔣中南抓住了這個發展的有利契機,責令常務副市長苗玉傑和農業副市長王靈海牽頭,在西寧推廣種植了八十萬畝苜草,一舉奠定了西寧畜牧業發展的基礎,還帶動了飼料加工業,屠宰業,肉製品加工等關聯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天西寧的苜草迎來了初秋時節的第一場收穫,嚴寧受蔣中南的邀請,調研西寧農業、畜牧業產業狀況的發展。
“苜草根系發達,保持水土的能力很強,用不了五年,這塊沙化地就會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苜草不佔不拘生長空間,在一些丘陵,淺山,灘塗上也可以種植一些速成林,雖然收割時會麻煩一些,但對改善環境有很大好處……”嚴寧不認為蔣中南推廣種植苜草是為了取悅自己,拍腦門做出的決策,畢竟敢於一口氣下達八十萬畝苜草種植指標的命令,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而且,苜草的收益給農民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怎麼也不該用小人之心去揣測人家。
“你這個想法說到了點子上,王市長在犁南縣沙化嚴重的地方已經著手落實了,效果不錯,就是樹木小幼苗的生長搶不過苜草,混合種植必須得用培育好的幼苗,成本太高了,市裡的可用財力有限,想要一下子鋪開,難度很大啊!”隨著嚴寧主導開發區的工作步入了軌道,在西寧已然牢牢地站穩了腳跟,崛起的勁頭勢不可擋,蔣中南就開始刻意的改善和經營與嚴寧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在開發區徵地,還是在行政審批上配合的很到位。從目前來看,兩個人雖說不上走的有多近,但最起碼的默契是有了,這個效果正是蔣中南所有需要的。
“財政上的困難是暫時的,不到一年開發區就完成了基礎建設,企業廠區的建設也正在抓緊落實,估計再有一年多的時間,一部分企業就能達產達效,有了生產就會有稅收,困難也就解決了,現在開發區可是已經有稅收了,一個小雪球已經攢成了,勢必會越滾越大……”開發區內建了一家飼料廠,一邊建設,一邊生產,充分發揚了艱苦奮鬥的作風,還上繳了兩萬多的稅收,於是開發區有了第一筆稅款,不過一年的時間就看到回頭錢了,這讓嚴寧驚喜的同時,更是詫異不已。
“當家難,沒錢的家更難當,我現在就盼著開發區能快點發展起來,也省得天天掰著手指頭算計過日子……”作為一個市長,拿不出錢來的幹工作,可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饒是蔣中南當了數年的市長,臉皮磨的老厚,提起這茬仍是老臉通紅。哪怕是有一丁點的辦法和出路,也不想把希望放到嚴寧,放到開發區身上。
“西北的落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這更苦日子都熬過來了,還怕這黎明前的黑暗嗎?咬緊牙再挺一挺,總有苦盡甘來的時候……”西寧全市年財政收入不過二十億出頭,有兩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年財政收入還不過億元。而且,西寧的基礎建設落後,每年在修橋補路,蓄水工程上都要列支一筆不小的開支,更讓堅苦的財政有著入不賦出的危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當這個沒錢可用的市長到底有多苦,怕是隻有蔣中南知道,這份心情嚴寧能夠理解。
“現在能有個盼頭就是好的,要知道你來之前,我可是連個盼頭都沒有呢。不過,有個事你聽說沒,玉林市的老王書記突然中風了,身體狀況已經不適合再擔任領導職務,聽說省裡有意進行一下區域性調整,譚書記最近可是跑省裡跑的勤快,看這意思想要到玉林去……”好一通憶苦思甜之後,蔣中南似是不經意的把問題引到了省內的人事動向上,小心試探起嚴寧來。
“哦?是嗎?我這天天窩在開發區裡,跟外界都斷了聯絡,還真沒聽說過這件事。呵呵,怪不得這段日子總看不到譚書記人影呢,原來是跑關係運作去了,怎麼?市長有想法再進一步……”自從被嚴寧當眾打了臉,譚定方在西寧的威信大失,兩個人的關係也冰凍到了極點。譚定方不敢明著跟嚴寧較真,心裡又咽不下嚴寧的惡氣,索性對開發區的工作徹底撒手不管,只要是開發區送來的報告,直接批轉出去,任由下面的人自己忙乎去。而嚴寧也樂得耳根子清淨,除了必要的程式以外,基本上不和譚定方朝面,大有將冷戰進行到底的意思。
玉林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新夏省能排進前三,在省裡的地位算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城市,譚定方把心思放到了玉林市,估計也是覺得在西寧乾的不開心,有跳出火炕的打算。難得有這麼一個好地方,不去爭取一下,那還真辜負了他那樣鑽營的名聲。不過,譚定方想怎麼做,嚴寧管不著,倒是蔣中南跟自己提起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