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賴。甲午戰後他推薦袁世凱練新軍時,已經當上了兵部尚書。他這時已遠比從前老練,善於看準關節,特別肯在總管太監李蓮英跟前花銀子,因此漸漸改變了慈禧太后對他的印象。他回到北京的第二年,得到了一件複查慈禧陵寢工程雨損的差使。這個工程先經一個大臣檢查過,報稱修繕費需銀三十萬。據說這位大臣因為工程原由醇親王奕囗生前監工督辦,不便低估原工程的質量,所以損毀情形也報得不太嚴重。但榮祿另是一個做法。他摸準了太后的心理,把損毀程度誇張了一番,修繕費報了一百五十萬兩。結果太后把那位大臣罵了一通,對已死的醇親王的忠心也發生了疑問,而對榮祿卻有了進一步的賞識。

榮祿有了李蓮英這個好朋友,加上他的妻子很會討好太后,常被召進宮去陪伴太后聊天,所以他對慈禧的心理越摸越熟。他知道慈禧光緒母子不和的內情,也深知這場不和對自己前途的關係,當然他更願意在這場內江中給慈禧出主意。在光緒皇帝發出變法維新的各種上諭時,那些被罷黜和擔心被擠掉位置的人只知哭哭啼啼,而他早已給慈禧安排好計策。當時有人把皇帝太后身邊這兩派勢力稱為帝黨和後黨。榮祿是當權派後黨的頭腦,翁同和是沒有實權的帝黨的頭腦。維新派之能夠和皇帝接觸上,是由於翁同和對康有為的推薦,慈禧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計策,先強逼著光緒叫他的老師翁同和退休回了家。據說,翁同和行前榮祿還握著他的手揮淚問他:“您怎麼把皇帝給得罪了?”翁同和離開北京不多天,榮祿就走馬上任,做了文淵閣大學士兼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位居首輔,統轄近畿三軍。榮祿得到了這個職位後,本想接著用六部九卿聯名上疏的辦法,廢掉光緒,由太后恢復聽政,但因甲午戰敗之後,當權派受到各方指責,有人很怕這一舉動會引起民憤,不敢附議,只得作罷。但是榮祿的願望終於在戊戌政變時乘機達到了。這件事的經過,據說是這樣:先是榮祿定計要在太后和光緒在天津檢閱新軍時實行政變。光緒知道了這個訊息,秘密通知維新派設法營救。維新派人士把希望寄託在統轄新軍的直隸按察使袁世凱身上,結果反而斷送了光緒。在舉國以談維新為時髦的時候,袁世凱曾參加過維新人士的團體“強學會”,翁同和革職返鄉路過天津時,袁世凱還向他表示過同情,並且申述了對皇帝的無限忠誠。因此,維新派對他抱有很大幻想,建議光緒加以籠絡。光緒召見了他,破格升他為兵部侍郎,專司練兵事務,然後維新派譚嗣同①又私下到他的寓所,說出了維新派的計劃:在慈禧和光緒閱兵時,實行兵諫,誅殺榮祿,軟禁慈禧,擁戴光緒。袁世凱聽了,慷慨激昂,一口承擔,說:“殺榮祿像殺一條狗似的那麼容易!”譚嗣同有意試探地說:“你要不幹也行,向西太后那邊告發了,也有榮華富貴。”他立刻瞪了眼:“瞧你把我袁世凱看成了什麼人!”可是他送走了譚嗣同,當天就奔回天津,向他的上司榮祿作了全盤報告。榮祿得訊,連忙乘火車北上,在豐臺下車直奔頤和園,告訴了慈禧。結果,光緒被幽禁,譚嗣同等六位維新派人士被殺,康有為逃到日本,百日維新曇花一現,而我的外祖父,正如梁啟超說的,是“身兼將相,權傾舉朝”。《清史稿》裡也說是“得太后信杖眷顧之隆,一時無比,事無細巨,常待一言決焉”。

①譚嗣同(1865—1893),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是清末維新運動的思想家之一,忿中日戰爭失敗,在測陽創“算學社”著“仁學”,後又組織“南學會”辦“湘報”,成為維新運動的領袖之一。他被袁世凱出賣後遇害,一同遇害的還有維新派的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等,舊史稱為六君子。

在庚子那年,慈禧利用義和團殺洋人,又利用洋人殺義和團的一場大災難中,榮祿對慈禧太后的忠誠,有了進一步表現。慈禧在政變後曾散佈過光緒病重訊息,以便除掉光緒。這個陰謀不料被人發覺了,後來鬧到洋人出面要給光緒看病,慈禧不敢惹洋人,只好讓洋人看了病。此計不成,她又想出先為同治立嗣再除光緒的辦法。她選的皇儲是端王載漪的兒子溥亻雋,根據榮祿的主意,到元旦這天,請各國公使來道賀,以示對這件舉動的支援。可是李鴻章的這次外交沒辦成功,公使們拒絕了。這件事情現在人們已經很清楚了,不是公使們對慈禧的為人有什麼不滿,而是英法美日各國公使不喜歡那些親近帝俄的後黨勢力過分得勢。當然,慈禧太后從上臺那天起就沒敢惹過洋人。洋人殺了中國百姓,搶了中國的財寶,這些問題對她還不大,但洋人保護了康有為,又反對廢光緒和立皇儲,直接表示反對她的統治,這是她最忍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