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被香港人稱為“搏命龍”的成龍,在《紅番區》中又有驚人的表現。不少驚險場面如滑水、飛身跳樓、飛車過樓、用廢鐵欄作護身罩等,均火爆刺激,成龍演出時命懸一線,觀眾也看得心驚膽戰。

成龍在片中繼續發揮他諧趣的特點。在一連串的尋仇、比武、打架中,不失幽默本色。該片的導演唐季禮也很擅長此道。成龍對著鏡子扮硬漢威風狀的樣子,令觀眾忍俊不禁,亦是他化嚴峻為輕鬆的一貫風格。

影片的末尾,成龍在紐約警察的配合下,追擊駕巨型氣墊船逃跑的黑手黨徒。氣墊船衝上岸,在馬路上橫衝直闖,漢強等人終於奪取了氣墊船。這是成龍影片中,海陸空齊備的追逐場面中的又一個新創意。

成龍拍攝此片的代價是,跌傷了左腿。他在一場打鬥戲中,凌空翻斤斗飛身踢向對方時,左腿不慎撞到冰箱角,小腿肌肉當場爆裂,血流如注。雖然被醫生判定要休息三個月,腿傷痛得他齜牙咧嘴,但並未影響成龍的好情緒。

有記者來片場採訪,成龍還抱著傷腳笑意盈盈地拍了張照片。記者發表此照片時,在旁題字曰:“成龍受慣傷,所以抱著傷腳也笑容滿臉。”成龍並非不知痛癢的鐵人,笑容如此之好,是因為《紅番區》堪稱他的得意之作。�近幾年來,香港電影市場極不景氣,票房持續低迷,有些影片有時候竟有零的記錄,影界人士驚呼:“淡風越吹越烈。”這股淡風,吹得演藝人員收入大減、人心惶惶。

成龍的心願是進軍國際市場,成為國際聞名的大明星,做個在電影史上留名的人物,如他早年的偶像李小龍那樣,揚威國際影壇——這是成龍至今仍非常欽佩李小龍的原因。在他“嘉禾行宮”的牆上,始終懸掛著李小龍的大幅劇照。

香港電影市場的淡風,對成龍影響不大,香港市場只是成龍電影市場的一小部分。成龍早就嚐到跨地域發展,做國際影星的甜頭。整個東南亞、日本、正走向開放的中國內地,都是成龍在亞洲的穩固根據地。

此前,成龍剛完成了一部功夫片《大醉拳》(即《醉拳》續集)。這部影片直接承繼著1978年拍攝的《醉拳》。那部由袁和平執導的影片,奠定了成龍影壇走紅的基礎。只是,10多年的光陰流過,當年那種功夫片濫市的景觀早已不再,純粹靠拳腳功夫吸引人的電影寥若晨星。成龍靈機一動要拍《醉拳》的續集,當時很讓人捏了一把汗。

成龍不為時尚所動,他拿出他穿衣打扮、我行我素的理論:為什麼要去跟風走,我們可以創造時尚嘛!

《大醉拳》拍竣上市,票房一如既往青睞成龍。這部影片還創造了一個“第一”:成為第一部打入內地電影市場的成龍影片。在此之前,內地的武打片影迷們,只能從質量粗糙低劣的錄相片中欣賞成龍功夫的魅力,《大醉拳》首次在銀幕上令武打片影迷們一飽眼福,領略成龍特有的幽默諧趣的風格、漂亮的身手功夫,一時間,人們競相談成龍,成龍名聲大振。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口影片的增多,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已成為人人企羨的一塊肥肉,跨洋隔海的歐美電影業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大醉拳》採用分帳方式與北京中國電影進出口公司合作,成為中國內地首部全國發行的進口電影。

闖出了一條新路,成龍當然興奮不已!不過,他闖歐美市場的決心不變,他為自己訂的目標是:打入好萊塢!以成龍對電影市場、觀眾口味的敏銳把握,他直覺的結論是:要打入歐美電影市場,《醉拳》戰術不可再用。因為《醉拳》的東方格調及東方內容,都不太容易為外國觀眾所接受,不如另闢蹊徑,拍攝他們喜愛和熟悉的題材。

拍攝一部以美國紐約為故事背景的影片構想,就這麼誕生了,它最後取名為《紅番區》。影片講述的是華裔人士在美國開店的故事。這樣的題材,有廣泛的觀眾面,它既對華人的口味,也能吸引美國觀眾。它涉及的社會問題,如黑手黨、無業青年與美國警察的矛盾,富於尖銳衝突的戲劇性。

在這樣的框架和背景下,影片的焦點和亮點,便是成龍和他的功夫了。沒有成龍,這個故事充其量不過是個有些新意的普通故事,有了成龍,一切就大不一樣了。常有人說,成龍的電影,有無故事情節不重要,有了成龍的功夫身手就足夠了。《紅番區》的內容編排雖然精緻,但成龍仍是全片的靈魂。

全片有許多比武的場面,打架、追擊、綁票,成龍與他的對手,有許多精采的打鬥、過招。年逾四十的武打明星,動作仍準確、麻利。

成龍的功夫究竟如何?見識過的人均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