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元好問沉思了一會,然後說:讓鄉親們不管莊稼長得好壞,都掛上跟黃狼道一樣的布,看他還有甚辦法?

王增壽一聽:好辦法,好辦法,都掛上就等於沒有掛呀。

很快,一傳十,十傳百,一村傳一村,忻州城西南莊稼地裡到處掛上了色布。黃狼道知道後,氣得三天下不了坑……後來,老百姓為了防止土豪劣紳,霸佔自己辛辛苦苦種下的莊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左右,都在地裡掛起色布,這個習俗,一直沿續至今。

歷史上確實有王增壽這個人,系忻州城東南雙堡村人氏。元好問在《續夷堅志》中記載著:“秀容(忻州)東南雙堡王增壽,號為外力,善角抵(角抵即摔跤),人莫能故。”

白石村西北角,至今遺留著昔日堡子的殘骸,裡面居住的人家大多姓蘆,並且傳說姓蘆的人家都比較富裕,這就讓我聯想起他們的祖先,是否就是那位放羊漢?

有些是傳說,有些是史實,我只好信其有。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六十華甲:可怕的存在

六十華甲:可怕的存在

在村西的西梁道上,有一個圓形的大土坑,直徑達三米左右,有四五米深,下面是青磚砌成,並且下面朝四周掏著四五個小窯洞。父親說,這就是六十華甲。

過去有這麼一個說法,村裡人一到六十歲,就不讓在村裡住了。有人問,這些老人去哪兒?就送在村外“六十華甲”那裡邊了。吃住在裡面,只有老人的子孫,到了吃飯時間,給他們送些飯菜,也不讓其吃飽。送飯菜時,用一根繩子掉下去,小窯裡面要是有人出來拿飯,說明那位老人還活著;如果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