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麼橫?

孫綱強壓下心頭地怒火,拿定了主意。

不把俄國人折磨得欲仙欲死,這回就不算完!

割地和賠款,老毛子一個都不能少!

他要讓俄國人明白,這一回,中國人是勝利者!

李鴻章之所以讓孫綱從前線趕回來,並在北京給他舉行盛大隆重的歡迎儀式。就是想借著這位少年將軍連戰連捷地軍威。壓住俄國人的氣焰,以便在談判桌上為中國爭取到更多的權益。

而且。李鴻章的心裡還有另一番考慮,想和孫綱商量。

那就是,李鴻章想借此機會,把新疆的領土問題也放進來,向俄國索回《中俄戡分西北界約記》地部分新疆領土。

李鴻章居然還會有這個想法,讓孫綱倒是事先沒有想到,等聽了李鴻章的解釋之後,孫綱才明白了他為什麼會想這麼做。

事情還要從當年地海防和塞防“大討論”說起。

1865年,新疆發生動亂,中亞浩罕國的軍官阿古柏以“助中國討賊”(俄國人也是打著這個旗號入侵中國的)為名入侵新疆。隨後建立了一個什麼“哲德沙爾”(意思是七城汗國),野蠻奴役新疆各族人民,俄國也趁機出兵佔領了伊犁,中國的西北邊疆局勢頓時緊張起來,而正當清朝政府準備出兵收復新疆時,日本藉口琉球漁民被殺事件而突然大舉入侵臺灣,意圖久佔,雖然侵臺日軍最後被沈葆楨帶艦逐退,但中國從這次事件中暴露出來的弱點表明,海防亟需加強。這樣一來,大清王朝就不得不面臨著一個極為頭痛的問題: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能否在實行一項龐大的海軍建設計劃的同時,又進行一場代價極為高昂的收復新疆地戰爭?

關於中國國防戰略重心地“海防塞防大討論”就是這時候開始的。

眾所周知,在這個問題上,兩派地代表人物李鴻章和左宗棠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當時“海防派”的代表人物李鴻章認為,“海防西征,力難兼顧”,“新疆不復,於肢體之元氣無傷”(這個觀點孫綱可不敢苟同,這據說也是李鴻章被後世人罵為“賣國賊”的重要原因之一),“緩復新疆,非棄列祖百戰之地而不顧,乃為求他日再圖大舉計也”,要求“移西餉以助海防”,他的觀點現在看來,雖然有些偏激,但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而“塞防派”的代表人物陝甘總督左宗棠則堅決反對,力主全力收復新疆。左宗棠說,“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欲杜俄人狡謀,必先定回部(南疆);欲收伊犁,必先克烏魯木齊”,“烏城形勢既固,然後明示以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讓人”,他進一步指出,“宜全力注重西征,俄人不能逞志於西北,各國必不致構釁於東南”,他的觀點得到了很多官員的支援,最後清廷同意了左宗棠的主張,在不放棄海軍建設的同時,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出兵平叛,左宗棠隨後率軍出征,很快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境。

1884年,新疆建省,成為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領土。

從這一點來說,有人評價左宗棠是“中國領土貢獻第一人”,也是非常中肯的。

但正因為如此,好多後世的學者在重新審視海防塞防之爭時,往往認定這是湘淮利益集團之間的爭執,認為是左宗棠保全了新疆,而李鴻章竟然要放棄這麼多的中國領土,是不折不扣的“賣國賊”!

很多人想不到,這本來是近代最傑出的一群中國人在對中國的國防戰略進行理性的思考,並不是什麼利益集團之間的意氣之爭!

這個時代,並不缺乏愛國的中國人,就象後世,不只有“憤青”才愛國一樣!

在十九世紀末,面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大清王朝首要和緊迫的任務是如何重新建立起有效的國家安全防禦體系。

在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之後,究竟哪一個方向是國防戰略的重點所在,國防的戰略重心應設立在什麼位置?這個問題引起了當時的眾多有識之士的廣泛關注。在最高決策者的主持下,海防和塞防之爭其實不是簡單的集團利益的爭論,更不是“愛國”與“賣國”的爭論。

李鴻章重視海軍是他看到了來自海上尤其是日本的威脅。這是一種對中國而言具有長期價值的地緣政治思想。相對而言,在具體到新疆問題上的時候,李鴻章把更具有根本性的日本的潛在的威脅看得比來自陸地的俄國的危險更重,而左宗棠則更強調了俄國人現實的威脅。

李鴻章對國防軍隊的建設和左宗棠在大局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