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他簡直躊躇滿志信心百倍,若不是自己為太監之身,他甚至都生出幾分登基稱帝的野心來。只要李亨退位,魚朝恩等人就不怕老皇帝不受掌控,他們今夜就要掌握內宮和禁軍大權,拿到這些權力,皇帝就是任人擺佈的傀儡。
歷朝歷代,太監干政權傾朝野的先例比比皆是,魚朝恩有信心創造史上最牛的太監當政的歷史。
“陛下有旨,宣三品上文武大臣即刻進宮議事。”
“陛下詔命,四面宮門緊閉,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一道道皇帝詔命從宣政殿中發出,張躍那尖細嘶啞的嗓音在殿中久久迴盪著,皇帝的臉色慘白無比。而即便是老皇帝,臉色其實也不怎麼好看,但老皇帝眼眸中卻漸漸掠起一抹興奮的紅光。
老皇帝心裡也清楚,魚朝恩等賊人是準備將自己當成傀儡來扶植的,但對於老皇帝來說,哪怕是重新成為名義上的帝王,對他來說也是意義重大。再說老皇帝當下還信心十足,他自信有把握登上皇位之後,撥亂反正,將真正的權力掌控在手掌心裡。
至於魚朝恩這些太監,也就是鬧騰一陣罷了。區區閹賊,豈能當國?這是李隆基真實的想法。
李亨悲哀地望著李隆基,輕輕道:“父皇,這便是你想要的嗎?祖宗江山淪落在賊人之手,後宮閹宦當政,你我父子必將淪為天下臣民討伐的罪人……”
李隆基冷冷一笑:“昔日你與眾人串通,在馬嵬坡逼迫朕就範,與今日之情形有何差別?可恨你不僅將朕陛下皇位,還奪去了朕的愛妃的性命……”
李隆基咬著牙緩緩閉上眼睛,兩顆渾濁的老淚滾落臉頰。
李亨嘴角一抽,緩緩垂下頭去。
老皇帝的責問讓他無言以對。事實上,當日在馬嵬坡他一手導演的兵變和宮變,說白了也是篡位的一種形式,只不過他的方式相對溫和,而老皇帝也做出了相應的讓步。所以,表現出來的,才不是那麼激烈。其實當時若是老皇帝稍有反抗,那就是流血宮變,毫無疑問。
直到這個時候,李亨才意識到,原來老皇帝竟然恨他至斯,原來楊貴妃的死將老皇帝傷得極深極深。在老皇帝心裡,李亨這個兒子幾乎與生死仇人沒有兩樣。
但李亨旋即憤怒起來。當日那種危機的局面,若不是他當機立斷,李唐江山就玩完了。而李唐萬里瑰麗江山,就要淪喪在一個體態豐腴天生媚骨的女人之手——如此種種,李隆基竟然到現在還不悔悟?!
高力士緩緩退了下去,對於父子兩代皇帝的恩怨,他比誰都清楚,但事關宮闈,又關乎天下大事,誰是誰非根本也很難說得清楚。
老皇帝嘴角哆嗦,肩頭輕顫。
一想起香消玉殞的楊貴妃,他就悲傷難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他想起李亨不僅下令逼迫楊玉環自縊身亡,還指使手下的文臣譬如那孔晟之流寫下所謂“長恨歌”的傳世詩篇,來對自己和玉環娘子的真摯情感進行無休止的嘲諷褻瀆,老皇帝一念及此,陡然間憤怒起來,他霍然起身,揚手指著李亨怒吼起來:“你是朕的兒子,也是朕的太子,沒有朕,你算什麼?你無父無君,大逆不道,篡位稱帝,還有什麼顏面在朕面前大力凜然?”
“朕與玉環,情投意合,只為百年好合。她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足不出深宮,也不曾干政弄權,你……你為何要將她逼上絕路?朕的愛妃死在你的手上,朕的皇位被你奪去,你還有臉在朕面前說什麼?”
老皇帝情緒如此激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哪怕是高力士,這麼久以來,都不曾見過老皇帝如此控制不住情緒的局面。
李亨臉色漲紅,被老皇帝連番怒斥,掩口無言。
老皇帝因為情緒太過激動,身形都有些顫抖晃盪。高力士趕緊上前去攙扶住他,生怕他當場暈厥過去——昔日得知楊貴妃的死訊,老皇帝當場昏迷不醒,一連數日都水米不進哀痛不止。
李亨無言以對。楊貴妃的確是因他而死,但當時那種局面,軍隊譁變,天下臣民都將皇帝昏庸失政的罪責推給了楊玉環,如果不拿楊玉環開刀,李亨手下的將士也不買賬啊。
現在想起來,將家國大事的重大責任推給一個女人,有些太無恥了。這個男人當政的王權社會,把一個弱女子推出來當擋箭牌和替罪羊,還能說什麼呢?
然而,不逼死楊玉環,楊國忠就有可能被保住。而楊國忠不死,李亨今日之局面又無從得來。
李亨緩緩閉上眼睛,他不想再當著一群太監宮女的面,跟老皇帝爭論什麼誰是誰非,總之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