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少不了那人的影子,而當初畢正義一案令朝中許多中立大臣都對你不滿,這三股力量要合在一起,縱使陛下想要保你,只怕也是不能夠的。要不是我母親及時告訴我,你如今還資格來這裡,只怕已經拿行李離開長安了。”
李義府這才後怕出一身冷汗,在此之前,他還真沒有非常害怕,因為他囂張慣了,覺得此案不算什麼問題,應該能夠扛過去的,卻不知道恁地兇險,得虧武媚娘及時出來滅火,要不是武媚娘這神來之筆,那他至少也得脫幾層皮。
“皇后,臣真是對不住你,臣………無能,還請皇后降罪臣。”李義府趕緊起身作揖道。
“如今才來怪罪你還有什麼意義。”
武媚娘也是懶得說他,又道:“至於此案的審判,你也不要不服,這已經我能夠為你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了,至少你現在還是中書令,你兒子也沒有死。”
李義府聽得一怔,抬頭看著武媚娘。
武媚娘道:“不過你也得收斂一點,不要將心思放在那些無關緊要的事上,那些事只會給你帶來麻煩,你身為中書令,應該勤於政事,而不是跟一個七八品官員一樣,天天盯著自家鹽罐子,要是你再鬧出令人無法理解的鬧劇來,我不會再幫你了。”
李義府忙道:“皇后請放心,臣保證絕不再犯了。”
“但願吧!”武媚娘道:“如今你要做得就是無條件服從大理寺的審判,好好表現一下自己。”
李義府頷首道:“臣知道了。”
武媚娘點點頭,道:“你先回去吧,沒事儘量少來這裡。”
“臣告退。”
李義府拱手一禮,然後退了下去。
楊氏笑道:“這李義府平時囂張跋扈,但是女兒你面前,卻大氣都不敢喘。”
武媚娘幽幽一嘆道:“若是他有韓藝一半機靈,我就心滿意足了。”
楊氏道:“這韓藝不也是支援女兒的嗎?”
武媚娘幽幽一嘆,喃喃自語道:“韓藝見到我,可不跟李義府一樣。”
楊氏一愣,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哦!沒什麼。”武媚娘搖搖頭,道:“母親,你可得好好準備一下,咱們這回要風風光光的回去。”
楊氏笑著點點頭。
這武媚孃的御人之術,還真不比李治差,她找韓藝乾的事,那一定是韓藝會答應的事,或者說跟韓藝有著共同利益的事,交給韓藝辦的事,讓李義府、許敬宗去幹,那絕對是越幹越糟,但是李義府幹的事,交給韓藝去幹,那隻能說是自找不痛快。
李義府這人他雖然文采好,但是行政能力還是沒有達到宰相級別,他適合待在弘文館寫文章,不適合當中書令,他只能依靠一些特殊的手段上位,因此他就必須要依附皇帝或者皇后,朝廷離開了李義府,沒有一點損失,他幹得那些事,誰都能幹,但是韓藝幹得事,就不是誰都能夠乾的。
故此武媚娘在對於韓藝的態度,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柔和的,都考慮到韓藝的情緒,從不會說命令韓藝幹什麼,跟對待李義府那是兩回事。
道理很簡單,如果她放棄李義府,那李義府就離死就不遠了,因為李義府就是靠著她上位的,故此李義府必須要對她忠心,依靠她,關係不是對等的。但是她如果放棄韓藝,韓藝也過得去,因為那邊還有李治罩著,人家李治那真得重用韓藝,都將整個財政交給了韓藝,這是多大的信任。其實也正是因為如此,李治才能容忍李義府,因為李義府再怎麼鬧騰,國家的大方針,大計劃,是不會改變的,李義府他不具備大奸臣的能力,他沒法去毀天滅地,跟秦檜他們那些大奸臣相比,李義府真是不入流,連背影都看不到,而武媚娘唯一得到的回報,就是會多出一個非常有勢力的敵人,而且,她跟韓藝有一種默契,這讓他們的合作變得非常愉快。
武媚娘跟韓藝的關係偏向於合作,關係接近於平等,但是跟李義府的關係,那就是上下級的。
而在第二日,李治、武媚娘單獨宴請韓藝。
為什麼要宴請?
主要就是韓藝將江南來的一些新特產,敬奉給皇帝,這本事早該做的事了。
“嗯………這茶剛剛入口時,味道雖澀,可當它在緩緩滲入喉嚨時,有一種清香的回味,足以令人心無旁騖,沉醉其中,妙!太妙了!”
李治品了一口茶,微微合目,神情甚是陶醉。
韓藝道:“陛下真是厲害,一語便道盡這新茶之精妙所在。”
“是嗎?”李治哈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