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3.用鄉導得地利,依歸經利藥效/164

資料連結:經絡養生/167

4.用兵宜慎,服藥戒躁/168

資料連結:吃藥特別注意事項/171

5.先伐謀後伐兵,先食療後藥療/173

資料連結:世界流行的食療九法/177

閱讀連結 淺釋陰陽、五行、邪正、虛實/185

儘管世界有無窮無盡的奧妙,但都是從陰陽演化出來的。因此,診斷和治療疾病,就必須從陰陽這個根本問題上著眼。

進而言之,包括行軍安營、排兵佈陣在內的一切行為,當然也必須根據陰陽行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1.淺釋陰陽/187

2.淺析五行/190

3.簡釋邪正/193

4.簡析虛實/195

1.天地之間,莫貴於人

《孫臏兵法?月戰》一文寫道:“天地之間,莫貴於人。”不得不戰才去作戰,講的是中國古代軍事家珍惜人的生命。《黃帝內經?素問》一篇講道:“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應該“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講的是古代醫家對人類生命的珍愛。為了人類健康長命,還是在蠻荒時代,中國就有中醫始祖神農嘗百草、救人生命的動人故事。

據說,當時自然災害氾濫,人們“一日而遇七十毒”,疾病遍地流傳,致使民不聊生。有位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探究保護生命的方法和規律。後來,軒轅氏(黃帝),在發明文字、舟車、音律、算數、養蠶的同時,對醫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黃帝有兩個醫臣,一個是岐伯,一個是雷公。岐伯善於經方治病,雷公長於針灸祛疾。他們君臣三人經常在一起深入研究人與天地萬物的關係,考察五氣變化的規律,分析陰陽轉化的特點,洞悉人類生老病死的過程,探尋治病祛疾的藥物和方法,然後以君臣問答的方式寫出醫學鉅著——這就是中外聞名的典籍《黃帝內經》。

中國醫學的始祖自然當首推神農、軒轅等。中醫學自從它產生之日起,就融合了貴人賤物的思想傳統,是以治病救人為宗旨的仁術。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一書的序言中說,“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為了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他又從醫德的角度提出了三條具體原則:

一、治病必須具備仁愛之心,淡泊名利。凡行醫者必須像古代良醫那樣,潛心研究醫術,消除任何物質慾望和名利奢求,懷藏大慈惻隱之心,以救死扶傷為神聖職責,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去解救病人的危急。決不能憑著一技之長,醉心於索取錢財。

二、治病不分親疏貴賤,一視同仁。如果有患者前來求治,不論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恩怨親疏、華夷愚智,都應像親人一樣熱情對待,誠心救治。決不能嫌貧愛富,偏心偏向。

三、治病應不辭艱辛,急病人之所急。救死扶傷過程中,不能瞻前顧後,過多考慮自己的名利得失。應當將患者的疾苦當作自己的疾苦,不論道路險惡,不分晝夜寒暑,不管飢渴疲勞,一心赴救,決不能拖延慢待,敷衍了事。

孫思邈認為,一個醫師只有從這三個方面嚴於律己,才可能成為真正以人為貴的蒼生大醫。反之,則是人類的巨賊。

這些原則既是對前人思想的概括,又是對歷代良醫經驗的總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良醫莫不如此,流傳至今的關於董奉“杏林春暖”的故事,就頗有代表性。

三國時期,江西廬山隱居著一位名叫董奉的醫生。他對求治的患者,不論疾病輕重,從不拒絕,並且在醫治過程中不取分文,但對病癒後前來酬謝的人卻有一個特殊的要求。那就是根據來者原來病情的輕重,讓他們分別在自己的房前屋後種植數目不等的杏樹。病輕的人種一株,病重的人種五株。數年之後,董奉隱居之處竟然杏樹成林,鬱鬱蔥蔥。早春時節,杏花盛開,春色滿園。初夏之際,杏黃大熟,碩果累累,清香撲鼻。每當杏熟時,他在林中的穀倉裡設一器具,張榜通告過往行人,有欲買杏者,可按規定,一器谷換一器杏,自行取去,不必通報。對於所換得的糧食,董奉不是用來發財致富,而是除留下自己的口糧外,絕大部分用於接濟貧困孤寡和無依無靠的老人,以及行旅不逮之人。

董奉這種以人為貴、治病救人的生動事蹟,為人們交口稱道。隨著董奉美名的傳揚,杏林的佳話不脛而走,遍及天下。“杏林春暖”、“譽滿杏林”、“杏林春滿”、“杏林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