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在長安登基稱帝,手下有謀士大將無數,更有那驍勇善戰的羅家父子兄弟三人和天生神力的李元霸助陣,氣勢駭人。一些自覺沒什麼戲的起義軍紛紛前來投靠李唐,其中就有羅成的熟人,伍雲召,朱燦,雄闊海等人。
這時,又傳來李唐打贏了西地薛舉父子的訊息,唐軍大勝凱旋,一時氣勢逼人,無人能敵。
這下,讓野心勃勃的王世充慌了陣腳,王世充定下心一想,自己不能安心於東都這一畝三分地,眼見李淵是越來越勢大,自己若是原地不動,早晚會被他打敗。
想擴充兵力,擴大地盤,必然就得打仗,找誰打?自然是先挑軟柿子捏。於是動盪的瓦崗就成了王世充的目標,但瓦崗雖然朝廷動盪,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歹人瓦崗還有秦瓊,單雄信,程咬金,尤俊達,王君可,謝映登,數得上名,數不上名的戰將無數,也曾叱吒風雲,頂了半邊天,自個兒一個人挑,怕是有點扛不住啊。
王世充這人還有些算計,既然打不過,就給自己買了個雙保險。這不一扭頭就給自己拉盟友了。河北的竇建德便是最佳也是最有利選擇。一則,竇建德的勢力不小,兩人合手,對付瓦崗沒問題;二則,竇建德是什麼人?竇建德他們家世代務農,說白了就是一無知農民,他懂什麼戰術和計謀?和他一比,王世充自我感覺就好多了,他以前好歹是朝廷命官,自小熟讀經史,精通兵法。
所以,別看王世充表面和竇建德稱兄道弟,王世充其實打心底裡瞧不上竇建德。
王世充拉攏竇建德還是費了不少心思的,至少信中言辭懇切,虛心求教,把李唐的盛世說得神乎奇乎,又把瓦崗說得異常不堪,就是為了讓竇建德有危機感,和自己一道攻打瓦崗。
竇建德權衡利弊之後,還真讓王世充的巧舌如簧給說動了,這不,率領大軍前來河南界相助。
王世充估計自己也沒想到李密竟然剛愎自用到以為自己無敵了,白白將三員大將給“送”進自己營帳,所以做埋伏之用的竇建德大軍就用不上了,這會兒他正忙著勸說秦瓊等人投降呢,哪有空通知竇建德的大軍。
這不,竇建德的大軍在林子中的被蚊蟲咬了兩天,正不耐煩著呢,心說你王世充怎麼還沒訊息傳來?也不見李密出兵救人,這一直不救人,難不成咱們就一直窩在這破林子裡喂蚊蟲?
這一日,竇建德的大將王伏寶正被蚊蟲咬得煩躁不已,嘴裡已經從李密罵到王世充,突聽一陣馬蹄聲漸近,王伏寶立刻肅穆以待,眾人面面相覷,紛紛噤聲。
等到人馬近了,王伏寶一聲令下,眾人紛湧而上,一下子將人團團圍住,劉弘基等人還什麼都沒做,就讓人給包抄了,一番拼命廝殺打鬥之後,還是被俘。
王伏寶一見還活捉了一個將軍,樂呵呵地上前拍了拍被五花大綁的劉弘基的肩膀道:“怎麼著?讓咱們等了兩天,總算逮住個活的了。喂,你是瓦崗哪位將軍啊?這麼不濟。”
劉弘基先是被他那句不濟,氣得牙癢癢,又聽他誤以為自己是瓦崗的大將,立馬叫囂起來:“我乃大唐的大將劉弘基!”
王伏寶一愣,隨即笑道:“大唐?開什麼玩笑,李家的大將不在長安城待著,跑河南來做什麼?扯謊也不找個好點的理由。你就不用瞞我了,你就是瓦崗的大將,打算偷襲王世充的軍營是不是?”
劉弘基見這二愣子壓根不聽自己說話,氣不打一處來。
“來人啊,趕緊將人押下去,我看就這麼小隊人馬,應該是探路的,咱們繼續埋伏,等大軍經過,咱們就撈到大魚了。”
眾人歡呼雀躍。
羅成並不急於趕路,反而認真環顧起四遭來,轉身招來燕朗,在他耳邊輕語了幾句,燕朗眼底一亮,命令手下趕緊下去辦了。
正值炎炎夏日,雖說天未大亮,但依然熱氣逼人。林子裡雜草叢生,幾乎都是一人高的,加上清晨迷霧重重,根本分不清東西。也正因為這樣,才適合掩飾,打埋伏。
但這樣的環境,更適合做另一件事——
“將軍,怎麼回事?剛才還聽到馬蹄聲,怎麼這會兒聲音就消失了?”
王伏寶輕輕在對方腦袋上敲了一下,壓低聲音道:“吵什麼吵?注意埋伏!”
手下人扁了扁嘴,頓時安靜了。
王伏寶等人又耐心等了一會,這會兒倒是又聽到凌亂的腳步聲了,但一會兒又沒了聲音,王伏寶也搞不清楚對方到底在幹嗎,自言自語嘀咕道:“真是奇了怪了,半天也不見人進來。”
手下人怯手怯腳地湊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