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城中糧草足夠一月,而且義軍已經打算離開,所以,城內義軍開始演戲,畢竟城內還有一些百姓,難保沒有奸細。
就這樣,來自泫氏的義軍開始和高都等其他地方義軍頻繁發生衝突。
要不是有首領壓制,恐怕會發生械鬥。
然而,泫氏的義軍依舊我行我素,並且有幾人趁夜從城牆逃離高都,向魏軍投降。
其實這些人都是假意投降,用來迷惑拓跋譚的,他們本來就是普通百姓,拓跋譚也不能趕盡殺絕。
而且拓跋譚也並不是來殺人的,而是想讓這些百姓回到原地,畢竟這裡需要百姓來種地。
拓跋譚也沒有放鬆警惕,不過其餘將領卻認為有百姓逃出城就說明城內出了問題,他們以為破城指日可待。
如今,已經有數百百姓逃到城西的魏軍大營,他們被集中在一起居住。
魏將詢問了他們很多問題,他們都一一回答,這讓魏將更加確定,義軍內部已經出現了矛盾。
不僅如此,義軍還有一千騎兵,他們出南門想要逃離,被魏軍伏擊,雖然損失不大,但是卻被逼回了城內。
這一切都讓魏軍將領們放鬆了警惕,城內也開始準備起來。
“首領,魏軍已經有所放鬆,而且南門的騎兵已經暴露。”
眾人都很開心,而義軍首領道:“接下來我們還要準備準備,我們可以離開,糧草不能留給魏軍。”
“首領,有些人不想離開,可以交給他們,只要焚燒糧草就好。”
“可以,不過必須要信得過的人。”
“首領放心,他們不過是不忍離開故土。”
“我等又有誰想離開故土啊!要不是那些狗官,我們又怎能被逼無奈起兵造反!哪怕能吃一口飽飯,誰還願意如此。”
眾人都沉默了,說的很有道理,這個時代,百姓想的很簡單的就是一口飽飯而已。
當初劉義隆也想過,將後世的那些搬到這個時代,但是他在荊州一個縣試驗過,百姓根本沒那個想法。
而且劉義隆發現,後世很多想法根本不適合這個時代,尤其很多時候,他身為皇帝,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鞏固皇權,至於百姓,只不過是皇權的附屬品罷了。
劉義隆也無奈,他只能適應,同時,他也知道有些事情根本無法實現。
就比如讓百姓都讀上書,雖然有了紙質書,而且價格並不貴,但是,普通百姓寧可讓孩子進入軍中,也不希望他們去讀書。
因為普通百姓都知道,哪怕參加科舉,考中狀元,那又如何,沒有人脈,只能等待。
而那些世家子弟,哪怕只是一個進士,有家族支援,而且世家之間還會相互舉薦,所以,前途要比普通百姓更加光明。
普通百姓出身甚至不如寒門,畢竟寒門曾經輝煌過,那些世家有時候也會提拔一下寒門,而普通百姓是入不了他們的法眼的。
當初劉義隆也想過改變這一狀況,所以他先是造紙,又是活字印刷,讓普通百姓也能買得起書,讀的起書。
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劉義隆發現,科舉中脫穎而出的大多還是世家子弟。
劉義隆也想過消滅世家,但是他沒想到,大世家被滅了,很快會有小世家頂上來。
從此,劉義隆改變了策略,從肉體消滅,改成的精神改造。
世家也很聰明,劉義隆手握重兵,正面對抗得不償失,而科舉成為了世家崛起的途徑,同時,世家子弟眾多,選出人才的機率要此普通百姓更高,而且世家的資源也不是普通百姓可比。
還有就是世家距離官員更近,他們更瞭解官場,而且劉義隆選拔官員可是要看能力的。
科舉考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東西,尤其建立三衙之後,不同的科目之間差距更大,很多都是普通百姓接觸不到的,但是對於世家來說就簡單多了。
比如一個農民子弟,在科舉的時候,考的是刑獄科,他根本接觸不到那些東西,當然不可能考的上。
很多普通百姓,只能選擇儒學科,但是儒學了最多也就是進入太學,雖然可以接觸到一些治國之策,但是,沒有人推薦,可能一輩子都只能在太學任職,想要進入三省難上加難。
如今的宋國,劉義隆已經不再要求百姓怎麼樣了,只要讓他們吃飽穿暖不造反就很好了。
不過普通百姓如今多了一條路,就是進入軍中。
宋軍可是有些很高的待遇,尤其進入精銳,那麼家中將得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