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禁止平民修習武道,廢除民間的書院,暫停科舉十年。
朝廷規定讀書必須在官辦的書院,以吏為師,老師都是朝廷派出的官吏擔任,只許學習刑名、錢糧之類實用的學問,官吏的選拔由地方官推薦,吏部考核。武科舉繼續舉辦,習武道也必須在官方許可的五大聖地和十大宗派。這套規矩使用了不足五年,裙帶之風大盛,新選拔的官吏幾乎全是官宦人家子弟,平民百姓再無升遷之路。
官辦書院的學費太貴,貧寒人家的子弟讀不起,自然也就絕了仕途,各地的學子憤憤不平很是鬧過一陣,但是筆桿子總是鬥不過刀把子,殺了幾個人之後也就都消停了,有錢人家的孩子老老實實的跑到官辦書院讀書去了,寒門子弟也只好挽起袖子下地耕田,回家務農。
但是大魏疆土縱橫九萬里,總有官府管不到的地方。
比如這齊州五蓮雪山方圓三百里就不歸朝廷管轄,全是大悲天龍寺的廟產。據說大魏太祖皇帝,龍翔潛邸尚未登基之時,曾經和大悲天龍寺的智衡大師下了盤棋,將這三百里的土地輸給了大悲天龍寺。
在高山古剎,道門玄宗,自然有高僧大德,道長真人將武道、仙道傳播開去。
在窮鄉僻壤,依然有堅定的儒生不怕抓不怕殺,孜孜不倦的將經卷大義發揚光大。
無論皇權如何強大,總會有人蔑視它的權威,這種人就像是火種,將文明代代的傳承了下來。
老學究怒氣漸消,而沮喪之色更盛,嘆了口氣道:“你們都說說,讀書是為了什麼?”
學生們面面相覷,都成了鋸了嘴的葫蘆,只有那個穿著青衫的少年咬著嘴唇,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景巖,你說說你為什麼要讀書?何為讀書人的道?”
青衫少年站起身來,先是長舒了一口氣,然後正了容色道:“學生以為,讀書人當有四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便是讀書人的大道!”
他的話讓同窗們哈哈大笑:“天地又不是人,還要什麼心呢?景巖,你在胡說八道!”
老學究瞪圓了眼睛,盯著景巖道:“既然你說天地有心,那天地之心是善還是惡?”
青衫少年景巖微笑道:“天地本無心,以萬物生靈之心為心!聖人說過,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佛家又有眾生平等之說,那自然包括萬物生靈!所以,學生以為,天心就是萬物生靈之心!萬物生靈向善,天心即善,萬物生靈向惡,則天心為惡!”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卻讓老學究心中驚駭莫名,他喃喃的自語,反覆咀嚼這四句話的含義,心裡八分欣喜卻有兩分的酸澀。
老學究的眼中滿是希冀的神采:“景巖,你以為這四志能實現嗎?多少往聖先賢都只能獨善其身,卻無法阻止世人沉淪,大道難求,不過是水月鏡花罷了!”
景巖的臉上浮現出無限神往的微笑:“老師說的是,大道難求,不過難的不是尋道,而是實踐大道的勇氣和決心!縱然我輩學子窮極一生都不能達到終點,但是會讓後人踩著前人的肩膀攀登,終有一天人間會變成樂土!”
“····若真能如此,那人間就是仙境了,只是這條路真的能走通嗎?大道知易行難,其中的坎坷崎嶇豈是說說那麼容易?···罷了,罷了,這個學生已經不是我能教的了!”老學究也被景巖勾勒的未來弄的心潮澎湃了。
“好,好一個為天地立心!天地本無心,以生靈萬物為心!老夫聽大悲天龍寺歷代高僧誦經千年,又聽吳老夫子講儒家經義十餘年,卻從個少年人那裡聽到經義要旨了!不拘一家之言,卻是殊途同歸,善莫大焉!老夫今日頓悟,拜謝了!哈哈哈······”
屋外響起一個蒼老遒勁的聲音,屋裡人被笑聲吸引,正要去看,突然“咔啦”一聲巨響,笑聲戛然而止,萬里晴空打了個霹靂,一道閃光晃的人眼睛都花了。
心中正在天人交戰的學究被嚇了一跳,急忙出門看去,卻原來是門口那株千年的老槐樹被天雷給劈倒了,半截樹幹瞬間被燒成了焦炭。
學生們拍著手叫好:“好了,好了,以後學堂也能生炭火了!”
老學究辦的這個私塾甚是窮困,大冷天卻沒錢買木炭,自己燒炭卻又沒錢壘炭窯,而要直接燒柴的話煙氣太大無法讀書,故此大家只好受凍。
不料想這老天爺體恤窮人,竟然把木炭自動送上門來了!大家早把剛才有人插言的事情忘到了九霄雲外。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