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跑到那一塊去了,導致房價高居不下一般。
除了靠土地吃飯的富戶,還有許多靠開作坊、鹽貨、販賣、貪汙受賄、打家劫舍、海貿家的富戶。
如此多的富戶,奢侈品消費自然不會低,估計月銷售額還有比較大的上升的空間。
再加上那些商人不斷運來換玻璃鏡的物資,上個月的進賬估計在七十萬兩左右,一時間趙巖手頭還是比較寬裕的,因此決定擴招,擴大軍器局規模。
火炮實驗室對火炮的研究依舊進展緩慢,到目前為止,只研究出了水壓彈簧式架退法,以及套筒炮,膛線雖然製造出了,但製造非常麻煩,一個炮管的膛線要用木製拉床上的鉤刀鑽上七八天才能生產出一根炮管。
這種木製拉床非常簡單,早期美洲殖民者已經能自己製造。這種工具用做前裝膛線槍的生產則很快。但放到大炮上,就慢了許多。
炮兵營就在組建,沒有炮怎麼行!趙巖只好親自出馬,一頭鑽進了火炮實驗室。
在趙巖的指揮下,經過半個月的研究,製造出了炮閂,免除了後裝彈藥時的意外,這可是十九世紀才出現的技術。炮閂比較複雜,製造一個要花費很長時間。
生產力沒有機械化就這通病,度慢,成本高。
一門75毫米野戰加農炮經過組合後,被推到了靶場進行試射。目前彈體採用圓柱型,所以不採用彈重的叫法,改為口徑。
這門75毫米野戰加農炮,倍徑2o,管長1。5米。加了膛線,採用後裝、圓柱形彈體、架退,鑄鐵製成,纏了幾圈鋼絲,加上炮架全重63o斤,彈重1o斤。
相比後世的火炮,簡直無比笨拙。後世的8o多毫米的炮,倍徑這麼點的,直接都能扛在肩上跑。
“轟!”的一聲巨響過後,炮彈很順利的飛出了炮管。工匠連忙騎著馬跑去測量射程,過了十幾分鍾,測量出了結果。
那工匠興奮的告訴趙巖,剛才那一炮打出了2ooo多米。
“繼續。”趙巖對這個射程還是比較滿意的。
陸續測試下來,這門野戰加農炮的有效射程在12oo米左右,比那重達兩噸的紅夷炮的射程來說一點不差。
這就是加了膛線的效果,那些紅夷炮還都是滑膛炮。證實了火炮的安全性,於是捨棄了安全導火索,進行連續射擊。
一分鐘能射出兩炮彈,而這個年代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