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聖上不允小弟的商行可以公道價錢收購。”趙巖說道。
“商賦又該如何變革?”陳鍾盛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太祖建業之初,天下銀錢多被蒙古掠走,自是沒有商賦可徵,三十稅一在當時的確適用。可到如今,大明商業鼎盛,卻連三十稅一都沒有,這讓天下商賈獲以巨利,同時也加快了土地兼併。竊以為,十稅一方為公道。若要改革商賦,典吏清明為第一至要,然後各地設卡收稅,但不耳復收,可開出票據給過往商販。”
“鹽業、茶業方面,本為朝廷專賣之物。宋代以為財政支柱,歲入數千萬貫,可我大明鹽業卻是入不敷出,反而每年要欠那些鹽商上千萬兩,茶時每年不過年徵十多萬兩。時茂兄若要生財,先需要嚴厲整頓鹽、茶二項,收效也是最快。”
“市舶一項,小弟已經著手對日貿易。且買了些戰艦,可按大明現有市舶制度,加徵十倍即可。”
趙巖與陳鍾盛在增加稅賦方面的細節反覆的談論了將近三個時辰,各個細節趙巖都給出了建議,陳鍾盛這才離去。
田賦、商賦、鹽業、茶葉、市舶各項方面,除了市舶方面趙巖打算親自動手外,其餘方面陳鍾盛如何改,只要是合理他都會遵守。
海貿的巨利。趙巖自然也打算徵以重稅。不過大部分都打算收進自己的口袋,只留小部分上繳。
鹽業方面,採取合作的方式小趙巖以每擔食鹽一兩五錢的價格賣給官府,官府再已每擔三兩白銀的零售價格賣給登州百姓。
至於改革所需經費,趙巖可以借給陳鍾盛,只需從他的田賦、商賦方面償還即可,也即是減免。
陳鍾盛離開後,隨即著手對登州的典吏進行整頓,一場打腐風暴即將展開。在整頓典吏方面,先提高底層典吏的俸祿。這方面的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