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孔家家主,第七十二代孔聖繼承人,並繼承孔府一切來源清白之財產”
“另古之聖人非孔子一人,老子李耳亦可稱之為聖,故此,建威將軍欲請內閣封老子第六十八代傳人‘李遠’為李聖人之後”
李聖人到底有沒兒子,這說不太清楚了。
不過唐朝有封過,到現在這個李家依然是存在的,只是族員非常分散,從族譜中尋找,最有資格繼承的就是這個‘李遠’。
這一期的《大明日報》一出,先是全山東沸然,幾乎人人都在指責孔府之醜惡行徑,在趙巖的地盤上,民心向來是跟隨著他的,趙巖說什麼人們都信。
其他各省之人看到《大明日報》,則是一片譁然,但《大明日報》中稱,人證物證俱在,相信此事的人比不相信的人多得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趙巖並未動搖孔府的地位。
對於抄家之事,趙巖讓人在報紙上閉口不談,人們的注意力也集中不到上面,而李文斌繼承孔家一切清白之財產,趙巖只把孔府的大宅子給了李文斌,另外又給了他五千兩生活費,就這麼打發了,其他的財產一律沒收。
人們就算是懷疑趙巖作假,也無從查起,趙巖隨便就能捏造出無數證據,再加上趙巖控制了整個輿論的渠道,大明日報在引導輿論發麵是很強悍的。
整個事件中,人們的目光都轉移到了孔府通敵叛國,以及山東如何處理孔府人員的問題上,並沒有意識到,趙巖的真正目的是抄家。
天下士子對此事,很多持著支援態度。因為山東政府並未因為此事而取消‘孔府’的存在,只是另立了一個繼承人。
唯一將抄家聯絡起來的,只有崇禎。
他在山東聽趙巖說過要抄晉商,可晉商還沒抄,就先抄了孔府。對於孔府的通敵叛國,崇禎並不太清楚,甚至看了《大明日報》後,還有點相信。
畢竟趙巖的名聲太好了,好到崇禎都不由自主的相信趙巖的為人,但卻沒有洞察到趙巖的深層本質。
而趙巖,在天下一片譁然的情況下,則躲在趙家堡數銀子。
經過清點,查抄的白銀達到六百三十萬兩,黃金四十五萬兩,現金總額一千零八十萬兩。
同時還有孔府核心人員所控制的五百萬畝田產,全都集中在東三府,整個兗州幾乎都是孔府的地皮。
五百萬畝土地,而且是西三府的土地。現在西三府的耕地價格是一畝上等耕地10兩,中等的8兩,次等的5~2兩。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山東,西三府地價因為棉花種植的關係,飆升得很快。
這五百萬畝的土地,差不多能值個三千多萬兩,賣給那些商人,賣個兩千萬兩是可以的。
其他的當鋪、客棧、酒樓這些孔府產業,也差不多能賣個三四百萬兩。
抄個孔府,就夠今年的軍費了。
趙巖實在是對孔府的資產大感吃驚,若是弄個財富排行榜的話,鄭芝龍應該排第一,孔府則排第二。
當然,孔府的資產之所以這麼值錢,也是和趙巖有關的,因為趙巖讓山東西三府的地皮不斷漲價。
一些藩王的土地,甚至比孔府的還要多,而且還連跨數省,但他們的地皮還很不值錢。
不過孔府的現金卻是比較多,這得益於山東人經商理念——守本逐末,即守住本來擁有的財產,然後用一部分財產去擴張,但絕對不會太過於資本產業化,囤積金銀是很普遍的現象。
孔府解決了,下一個就是魯王了。
對付魯王,手段可以溫和一些,畢竟魯王的行為不算惡劣,不像孔府那樣把大半的耕地用來搞農場,讓趙巖實在忍無可忍。
東三府當然也能種棉花,而且很地方都能種,問題是種了棉花,糧食從哪裡來?南方的商品糧趙巖是不指望的,畢竟東南水利太過荒廢,而且糧食靠買很不保險,更沒有餘糧去應對一些突發狀況。
把魯王拿下,再取消山東的特權免稅階級,整個山東就將被趙巖徹底消化
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203章:內閣沒銀子
第203章:內閣沒銀子
昨天實在不想碼字,就徹底罷工了
今天狀態不錯,凌晨還一章補昨天。
——————
很快,趙巖便將《山東農業稅徵收法案》頒佈了出去。
這只是在山東境內頒佈,而遼東和朝鮮方面,現在還處於免稅階段,農業稅如何徵收,先觀察兩年再說。
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