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招募而來的流民,屯墾登州的青壯數量大概在四十萬左右,也就需要在登萊開墾出兩千萬畝耕地。

根據測算,登州的無主耕地,大概也就是這麼炮

五十畝耕地中,三十畝種麥,十五畝種豆,三畝種花生,二畝種紅著。期間又套種玉米。

三十畝種麥,是因為趙巖需要大量的糧食,廣積糧自然不是口頭隨便叫叫,即使是商行在做糧食生意,但並不從登萊運出小麥。

十五畝種豆,即是滿足養殖所需,若是過了需求也無甚關係,可以把這些豆子輸向南方。

三畝種花生,也是為了滿足消費需求。兩畝種紅薯,是為了備荒,萬一戰事連年。也不至把人餓死。

從明年起,登萊就不再大規模種植紅著了,大規模種植紅薯的地區將轉移到潁州、邯鄲,畢竟那兩個分割槽更靠近災區,運輸上也更加方便。

“這些百姓充到登州後,登州必然人員繁茂,產出的糧食也就多了,不過路況問題必須要解決,否則不僅運糧不易,地方也難以富裕。”唐正澤說道。

“安頓下來之後,就讓這一百多萬百姓去修路吧!另外快入秋了,讓仿織廠加緊時間趕製棉”那此沒安頓下來的百姓每人卜兩件,別讓他們凍著吐

政策一下,頓時登州各地就喧鬧了起來,一百多萬流民湧入登州,開始在規劃好的地方修築房屋。

房屋都是簡單的木屋,能遮風擋雨就可以了,萬事開頭,只能將就。而最先進行屯田的趙家堡、平寇堡、安民堡,很多百姓在今年都已經開始修建磚瓦房。對於修建磚瓦房的百姓,趙巖都會給他們幾塊玻璃天窗,也算是福利之一吧!讓他們的房屋能明亮一些。

許多從流賊中脫離的百姓,和各地招募來的流民,驚喜的現趙巖對他們的承諾都兌現了,不僅天天紅著管飽,每人還領了一件質地上乘的棉襖,聽說入冬後還有一件。

按照流程,先對流民登記戶籍,有無家屬,有無手藝都得登記清楚。然後定屯地,一個屯地一千民青壯,以前是三個屯建一個堡,現在是十個屯建一個堡。此次屯田的青壯達到四十萬,必須建造四十個稜堡。

接著新任命的屯長、集長、團練、操守各自上任,接著將那些青壯分配到各個屯地去,分配的原則為親屬跟隨,無青壯親屬的流民,則留在趙家堡等待其他分配,若是沒有配偶的青年婦女,媒婆就會前來牽線,讓這些流民重新組建家庭。

那些青壯分配到各自的屯地之後,先開始在規劃好的地點建設房屋,這些地點通常選易守難攻、靠近水源之地。

接著就要開始下建造房屋所需工具,以及農具、種子、耕牛。然後由各屯屯長組織人手修建房屋,開墾荒地。而各堡操守,則會組織各屯團練,開始在各屯附近偵查匪盜。現匪盜後,則各堡鄉勇聯合剿捕。若是較為棘手,則通報軍營,軍營將派出人馬前來肅清。

屯地將房屋修建完畢後,則開始組織人手開始開墾荒地、修建簡單的水利。種下莊稼後,則開始修路、築堡,完善聚居地的各種設施與防備。

第一年的建設期,屯地的青壯一般沒什麼時間操練,待到第二年穩定後,才有時間進行操練。

在建設期間,流民的吃食,禦寒的衣物都由趙著提供,耕牛、農具、種子也由趙巖提供,第二年也無需這些流民償還。

一百多萬流民湧入登州,對各部門都造成了一些壓力。

農具、種子方面未無太大的問題,自從邯鄲產鐵後,產量遠遠過這個年代的消費需求。

目前邯鄲的高爐總容量已經達到十萬立方米,日產生鐵十萬噸,日產鋼材三十噸,參與鋼鐵治煉、礦產挖掘的人員達到八萬人。目前產量也就維持在這個水平,並沒有繼續增加產量,因為沒有足夠的市場需求,盲目增加產量只會造成過剩。

不過,目前貌似已經造成了過剩,所以屯田所需農具,每一把都是鋼製的上等好貨,成本竟和鐵質農具相差無幾!

為此商行正在加緊籌劃鐵製商品、鋼製商品的生產和銷售,儘快把這些過剩的產能消化掉。

耕牛方面也有些緊,按照五人給一頭牛來分配,需要八萬頭耕牛,好在這兩年不僅在大力養馬,養牛也未拉下,每個屯都有各自的牛場,唐正澤還建立了三個大型牛場,均一均還是夠用的。

建屯、建堡、水利需要水泥、青磚,窯場的產量顯然也跟不上,需要擴大生產規模,此次一百多萬流民湧入登州,人手總是不缺的。再則屯地和各堡的防禦工事可以推遲一些時間再建,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