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6部分

華源刀具廠;

十月二十日,山東師範學堂和山東工業技術學堂初秋季節在濟南同時成立。其中師範學堂的總辦叫蔡元培,浙江紹興人,他這年三十六歲,是被章士釗鼓動到山東主持師範學堂教務的;

十月底,沂州至濟南,濟南至兗州的“高等級”公路在秋糧入庫後開始築修擴建,大批進入冬閒期的農民加入了築路大軍,他們第一次見識了叫做拖拉機的買自美國的機器。參加築路的除了拿工錢的農夫,還有大批的軍人,他們既有巡防營的官兵,也有第五鎮的部隊,尤其是第五鎮的工兵標,承擔了最險峻艱苦路段的施工。隆隆的炮聲告訴施工的大軍,那是工兵們在炸山開路;

十一月初一,經過長期、秘密的籌劃,一個名為青年軍人聯合會的秘密組織正式成立,簡稱青軍聯。發起人有九人,分別是方聲遠、藍心治、江雲、胡宗玉、杜三立、吳念、連樹鵬、鄭雙慶、程建國。這九個人也就組成了青軍聯的常委。青軍聯推舉方聲遠為理事長,吳念、藍心治為副理事長。研究確立了青軍聯的章程,奮鬥目標,入會條件、工作方法和紀律。確定青軍聯的領袖為龍謙,青軍聯成員必須是願意並且擁戴龍謙為自己的領袖、擁有蒙山軍軍籍的正式軍人。青軍聯的奮鬥目標是在龍謙司令的領導下,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以龍謙為國家元首的新國家。青軍聯成員入會必須經兩名正式成員書面介紹,宣讀效忠領袖,為蒙山軍的事業奮鬥終身,永不叛會為主要內容的誓詞後才能成為青軍聯的正式成員。

之所以醞釀半年之久,主要是龍謙一直在掂量成立這個組織的優劣。權衡利弊後,終於批准在蒙山軍(含寧時俊為司令官的山東巡防營)內成立以方聲遠為首腦的青軍聯組織。最初的名字擬定為青年軍人革命黨,最後被龍謙改定為青軍聯的名字。而且規定,標統以上軍官不入理事會。

第一批青軍聯的成員計有209人。大多是蒙山軍連排級軍官,為了保證青軍聯理事會的權威和代表性,龍謙指定江雲、藍心治、杜三立等高階軍官進入了理事會。但圈掉了葉延冰、封國柱等統兵大員,更不允許寧時俊、王明遠、周毅等將領進入理事會。值得一提的是第五鎮參謀長司徒均拒絕入會,成為該秘密組織成立過程中一個不和諧的音符。

十一月初九,費縣的榮軍農場建立了兩個新奇的玻璃房子。據說這兩座造價高昂的房子裡冬季也可以長出綠油油的青菜來,儘管這幾年無數新奇的東西,看過玻璃房子的農民們都不太信;

自九月起,山東的中低階教育規劃開始實施,第一批十五所中級學校,四十五所小學校開始興建和改建。經費採取“三家抬”的辦法,省裡拿出60%,所在的州縣拿出25%,其餘的15%面向社會募集。第一期投入的資金約為三十五萬兩,含面向外省招聘教師的經費。由於宣傳工作的提前啟動。衝著教師的優厚待遇。外省大批知識分子湧入山東

十二月初三。在濟南,新軍第五鎮協統王明遠正式迎娶了布政使白大人的幼女白靈小姐,山東學政胡增祿大人主婚,巡撫、提督等一應高官到場。婚禮之奢華、洋氣成為濟南城一時的美談。在王協統的婚禮現場,山東省的官員們看到了傳說水火不容的撫臺與提督大人同坐一席,語笑嫣然。於是,那些傳言頓時消散無蹤。

十二月初九,龍謙邀請楊士驤同遊泰山。楊士驤欣然應允。冬季登山是一件雅事,也是一件苦事。不過,山東的最高軍政首腦還是在大批隨從的陪伴下踏著積雪,步行從一天門登上了玉皇頂,足以證明巡撫大人身體很不錯。

為了觀賞泰山日出的奇觀。楊士驤與龍謙住在了山上。玉皇頂有一大片建築群,雖然破舊,但還是可以安置這幫貴客的。

楊士驤接到慈禧的密諭後暫時打消了借朝廷之手驅逐龍謙出山東的念頭。慈禧的密諭中一方面斥責了楊士驤的無狀,認為龍謙整頓山東軍備,興辦實業、交通、教育等方面居功甚偉。朝廷豈能黜退功臣?另一方面卻又表揚了楊士驤憂心王事的態度。楊士驤讀懂了朝廷暫時不會動龍謙的意思,轉而與龍謙合作了。一切有關修路、辦校的事宜基本採納了龍謙的建議。對於華源、中興迅猛的擴張更是大力支援。山東軍政首腦的密切合作,促進了山東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所以,楊士驤應邀在冬日登東嶽觀日出,心情很是愉快。

蹬了七千餘級臺階,楊士驤畢竟不比年輕力壯的龍謙,到的山頂,用過素齋便安歇了。待隨從從夢中將其叫醒,楊士驤才想起今日是要觀日出的。於是匆匆穿衣起床,用熱毛巾敷了面,溫水漱了口,在幾個貼身標營的陪同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