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2部分

果然,孫文的民國政府只存在了一個半月就煙消雲散了。據說孫文在日本成立了流亡政府,不斷號召民黨起來反抗龍謙的暴政。但蔡元培相信,龍謙的蒙山軍算是真正站住腳了。在現實情況下,除非出現異**隊的大規模進攻,沒有人可以取代蒙山軍所主導的中央政府的成立了。列強會出兵干涉嗎?沒有任何的跡象。

陳超出乎意料地返回了濟南,出任了山東民政長。這位炙手可熱的新朝權貴拜訪了蔡元培,轉交了龍謙邀請蔡氏北上就任教育部長的親筆信函,並詳細口述了龍謙的建國主張,特別是龍謙對中樞機構設定的設想。蔡元培頗為心動。很難想象一個以軍功起家的武夫會如此的深謀遠慮。陳超坦言這些東西是龍謙要他轉告他的,而且,陳越之認為,龍謙的政體設想很多不切實際。恰恰是陳超認為不切實際的東西打動了蔡元培。於是,蔡元培在學期結束後正式辭掉了師範大學這所浸透了他心血的好學校,動身北上了。

蔡元培抵京後,龍謙設家宴款待了他。期間談到了教育部的組建及他對教育工作的基本設想。

龍謙說,教育部在現階段,姑且算作五年吧,主要是抓兩頭,一是普及五年制義務教育,另一頭是整頓、組建五十所大學及專科學校。對於普及五年制義務教育,蔡元培完全贊同,擔心的是這份宏偉的設想可能落空。龍謙的策略是義務教育全歸地方,由各省(含預定成立的北京、上海、濟南及廣州四個直轄市)教育廳負責,經費完全由地方財政負擔,限期三年,在完成全國人口調查的同時,建立全國性的義務教育體系,超過一定比例分適齡兒童如果不能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則追究當地政府主要負責人的責任,給予警告、降職、免職的處分。

誰來核查呢?龍謙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地方議會。凡是此類問題的監督者就是地方議會。

如果中央真的認真嚴厲到如此地步,全國性的掃盲運動將取得非常可觀的成績。蔡元培在山東數年,對於各府各縣推行小學教育是做了調查的,其資金耗費並沒有他想象的那樣高,蓋由於地方鄉紳一般對於家鄉建立小學校表示支援,捐款捐物的情況比較普遍,而且,還有私塾等一些教育設施可資利用。

關鍵是師資。龍謙說,這就要雙管齊下了,一方面組建一些中等師範學校培養師資,另一方面則要將社會上的知識分子利用起來,科舉制度下還是培養了一大批知識分子的,為什麼不能用?五年制義務教育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掃除文盲嘛。

當蔡元培指出可以參照山東的做法時。龍謙認為山東固然有相對成熟的經驗,但其中的先天不足必須糾正。其一,山東小學校使用的教材不行。囿於當時的情況,使用的都是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一類的童蒙類讀物,現在國家成立了,滿清推翻了,教育部要編纂印製統一的教材,由各省教育廳登記訂購。不要小看教材的作用,它將影響一代乃至數代人的道德修養。孑民先生從事教育多年,但更多的是大學教育。我不敢說您不懂小學教育。但可能存在盲區。教育從娃娃抓起,國家需要什麼樣的青年,教材就編纂什麼樣的內容。教材講什麼?一是愛我們的國家,二是愛自己的父母親人。傳統的東西我不反對繼續使用。但愛國守法的內容必須加進去。愛國要從小教育才行。要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祖國。國家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大一點的孩子就要加入憲法民法方面的內容,從小教育培養公民意識,擺脫奴性。塑造完整的公民人格。其二呢,就是要加入科學內容,比如數學、自然方面的內容,光是識字不行。這方面我們手裡那些童生秀才們怕是有些差距,所以要編撰統一的教材。

蔡元培對此極為讚賞。

蔡元培指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普及義務教育將徹底消除文盲,這件善政的功德無量,怎麼估計都不過分。但是,適齡兒童怎麼確定?比如十六歲的青年,事實上已經在工作養家了,但很多還是文盲,這種情況怎麼辦?

龍謙認為要靈活處理。怎麼靈活處理呢?第一,適齡兒童的年限,建議規定為七歲至十二歲,這是接受教育的最好年紀。超過這個年齡的少年或者青年,願意接受教育的,學校不得將其拒之門外。但由於家庭關係不能進校唸書的孩子呢,不做勉強,但可以用夜校一類的機構掃盲,這個由企業或者鄉村解決。

接著談到五十所大學或專科學校的設立和整頓,龍謙談了自己的設想。

“工業化是我們必須走的路子。而且時間急迫,越快越好。但工業化的推進就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了,所以要設立大學和專科學校,不只是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