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中讀出一些資訊從而來判斷其下一步可能的動作。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韓就是利用瞬間李馨揣摩自己的心理的時候向旁瞥了一下,做了一個似要分球的假眼神,僅僅是半秒不到的遲疑,韓便已經甩下呆滯在原地的李馨進而突破上籃了。
第二次是從側面進攻,在李馨的緊逼之下,韓背身運球,佯裝一點一點向內線擠,李馨當然是拼命地頂,然後看著進攻者的動作,用手或其他方法不斷向對方施壓這是任何一個有經驗的防守者都會做的。而韓感覺到李馨因為要頂住自己向左側的移動,所以重心都在的背部的左側,便突然一個半轉身向內突,李馨即是本能性的又是經驗性的跟上防守,但誰又知道,僅僅是一步的間隔韓衝羽就做好了重心的重新挑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將球運至左手,而此時也已調整好步伐,三步並兩步再次上籃得分。而可憐的李馨極力想跟上韓的步伐但重心又無法立即調整過來,幾乎摔倒。
第三次是正面進攻,韓這次是面對李馨,沒有做任何假動作或晃人動作,直接向右路突破,李馨貼得很緊,接近禁區時李馨也及時跟到了,再挪一步就是底線,所以李馨當然的認為韓會投籃或傳球,但他卻沒有,而是右腳一步跨向李馨身前,僅此一步的動作便瞬間將自己的不利形式轉為有利形式――李馨反被韓擋在底線前,頓時失去防守的有利位置,韓又以極快的速度將身後的球背身運到身前。之前又遇到陳嘯吟的補防,在這樣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韓居然未作任何調整動作,再次一個180度大轉身輕易越過陳的防守再次上籃。
在場人員無不被這突破動作驚得而大張其口。
這種被稱作crossover的動作,即變向過人。韓能夠以如此快的速度,如此簡潔實用的動作,連續三次運用不同的方法突破得手,實在出乎李馨預料。更讓李馨膽寒的是每次都以為自己已經妥貼地做好了一切防守的準備,對手幾乎沒有可能直接從這裡突破得分的,但結果是連續三次雖然都是運球突破,而且三次的突破的方法卻都不盡相同,每次都以最快的反應最恰當的技術動作來擺脫防守。
韓衝羽每多一次成果的進攻,李馨的信心上就受到多一次打擊,三次過後幾乎磨滅了李馨的防守yu望。而以相同的方式不同的方法屢次突破對手的防線得分,這就是韓最為可怕之處,一般的對手早在此時失去自信心。一點一點失去控球,防守體系,籃板,應該得到的分,最後以大比分落敗,別人從前這樣形容不敗之師“空氣漫遊者”,而這又何嘗不是說明了“空氣漫遊者”的核心人物韓衝羽真正的可怕之處。
紅隊乘勝追擊,轉眼間比分已經拉大到二十分,此後不但韓衝羽繼續著驚人的表現,隊友卓一凡的內線突破,甚至大力扣籃;池勝威不久前才練就成的中投絕技;新人黃澤寺積極的拼搶;俞越音嚴密的防守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就好像都受到韓衝羽感染似的,積極性被迅速調動起來。在他們眼裡只要是和韓衝羽分在一組,似乎就從來都沒有想過會敗。
“我不用害怕失誤,不用害怕球投不進,有韓衝羽在,只要他在就一定沒有問題的。”隊友都對韓衝羽抱有這樣的一種信賴,所以能夠放開手腳,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專長。
“看來這場比賽大局已定了。”李宵龍在場邊沉思道。他的目的似乎達到了,比賽後階段,疲憊漸漸開始在李馨臉上顯露開來。訓練過後,李馨顯得非常消沉,一聲不吭地離開了體育館。
“為什麼您要這麼做呢?為什麼要讓韓衝羽發揮出全部實力來對付你的兒子呢?李馨他才只有十六歲而已啊。也許你的兒子從此也就一蹶不振了啊!”比賽結束,一旁的田建中不解地詢問李宵龍。
“我只是要他了解到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李宵龍淡淡地丟下這一句便離開了體育館。
“到底我與他的差距在哪裡?為什麼他能夠擁有那麼高的實力,到底他是如何訓練出來的,還是天生如此?而他僅僅比我大一歲而已。”
“我是不是該放棄,也許加入籃球隊本來就是一個錯誤?我也許根本不可能像韓衝羽那樣來領導一支球隊。”
“我真的打得有隊友們說的那麼好嗎?還是僅僅是巧合。思元夏杯上獲得亞軍也是巧合吧,或者是完全是卓一凡和夏俊的功勞,我只是個陪襯而已,因為和他們在一起,所以分享了這種榮譽。那麼打敗卓一凡呢?也是巧合嗎?不是吧!
我還是有實力的不是嗎?那怎麼會敗給韓衝羽,那為什麼會敗給羅宏天都那麼慘?
因為他們是天才球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