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6部分

王旻喪還,規縞素越界,到下亭迎之。因令客密告幷州刺史胡芳,言規□遠軍營,公違禁憲,當急舉奏。芳曰:“威明欲避第仕塗,故激發我耳。'一'吾當為朝廷愛才,何能申此子計邪!”遂無所問。及黨事大起,天下名賢多見染逮,規雖為名將,素譽不高。自以西州豪桀,恥不得豫,乃先自上言:“臣前薦故大司農張奐,是附黨也。又臣昔論輸左校時,太學生張鳳等上書訟臣,是為黨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問,時人以為規賢。

注'一'言欲歸第避仕宦之塗也。

在事數歲,北邊威服。永康元年,徵為尚書。其夏日食,詔公卿舉賢良方正,下問得失。規對曰:“天之於王者,如君之於臣,父之於子也。誡以災妖,使從福祥。陛下八年之中,三斷大獄,'一'一除內嬖,'二'再誅外臣。'三'而災異猶見,人情未安者,殆賢愚進退,威刑所加,有非其理也。前太尉陳蕃﹑劉矩,'四'忠謀高世,廢在里巷;劉佑﹑馮緄﹑'五'趙典﹑尹勳,正直多怨,流放家門;李膺﹑王暢﹑孔翊,絜身守禮,終無宰相之階。至於鉤黨之釁,事起無端,'六'虐賢傷善,哀及無辜。今興改善政,易於覆手,而髃臣杜口,鑑畏前害,互相瞻顧,莫肯正言。伏願陛下暫留聖明,容受謇直,則前責可弭,後福必降。”

對奏,不省。

注'一'謂誅梁冀,誅鄧萬﹑鄧會,誅李膺等黨事也。

注'二'無德而壟曰嬖,謂廢鄧皇后也。

注'三'殺桂陽太守任胤,殺南陽太守成熖﹑太原太守劉質等也。

注'四'漢官儀曰:“矩字叔方。”

注'五'古本反。

注'六'鉤,引也。謂李膺等事也。

遷規弘農太守,封壽成亭侯,邑二百戶,讓封不受。再轉為護羌校尉。熹平三年,以疾召還,未至,卒於谷城,年七十一。所著賦﹑銘﹑碑﹑贊﹑禱文﹑吊﹑章表﹑教令﹑書﹑檄﹑箋記,凡二十七篇。

論曰:孔子稱“其言之不怍,則其為之也難”。'一'察皇甫規之言,其心不怍哉!

夫其審己則幹祿,見賢則委位,故幹祿不為貪,而委位不求讓;稱己不疑伐,而讓人無懼情。故能功成於戎狄,身全於邦家也。

注'一'怍,臱也。

張奐字然明,敦煌*(酒)**'淵'*泉人也。'一'父惇,為漢陽太守。奐少遊三輔,師事太尉朱壟,學歐陽尚書。初,牟氏章句浮辭繁多,'二'有四十五萬餘言,奐減為九萬言。后辟大將軍梁冀府,乃上書桓帝,奏其章句,詔下東觀。以疾去官,復舉賢良,對策第一,擢拜議郎。

注'一'*(酒)**'淵'*泉,縣名,地多泉水,故城在今*(陽)**'瓜'*州晉昌縣東北也。

注'二'時牟卿受書於張堪,為博士,故有牟氏章句。

永壽元年,遷安定屬國都尉。初到職,而南匈奴左薁鞬臺耆﹑且渠伯德等七千餘人寇美稷,東羌復舉種應之,而奐壁唯有二百許人,聞即勒兵而出。軍吏以為力不敵,叩頭爭止之。奐不聽,遂進屯長城,收集兵士,遣將王恚д杏斬�跡�蚓莨曜齲�б唬�鼓閒倥�壞媒煌ǘ�肌V詈浪煜嗦視脎己頹祝�不魘犿K等,連戰破之。伯德惶恐,將其觽降,郡界以寧。

注'一'龜茲音丘慈,縣名,屬上郡。前書音義曰“龜茲國人來降之,因以名縣”也。

羌豪帥感奐恩德,上馬二十匹,先零酋長又遺金鐻八枚。奐並受之,'一'而召主簿於諸羌前,以酒酹地曰:'二'“使馬如羊,不以入獜;使金如粟,不以入懷。”悉以金馬還之。'三'羌性貪而貴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財貨,為所患苦,及奐正身絜己,威化大行。

注'一'郭璞注山海經雲:“鐻音渠,金*(食)**'銀'*器名。”未詳形制也。

注'二'以酒沃地謂之酹。音力外反。

注'三'如羊如粟,喻多也。

遷使匈奴中郎將。時休屠各'一'及朔方烏桓並同反叛,燒度遼將軍門,'二'引屯赤坑,鞕火相望。兵觽大恐,各欲亡去。奐安坐帷中,與弟子講誦自若,軍士稍安。乃潛誘烏桓陰與和通,遂使斬屠各渠帥,襲破其觽。諸胡悉降。

注'一'屠音直於反。

注'二'時度遼將軍屯五原。

延熹元年,鮮卑寇邊,奐率南單于擊之,斬首數百級。

明年,梁冀被誅,奐以故吏免官禁錮。奐與皇甫規友善,奐既被錮,凡諸交舊莫敢為言,唯規薦舉前後七上。在家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