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個問題是懷有雙重意圖的:(1)建立一個可以提供經驗驗證的方法;(2)追溯認識本身的起源;傳統的認識論只顧到高階水平的認識,換言之,即只顧到認識的某些最後結果。因此,發生認識論的目的就在於研究各種認識的起源,從最低階形式的認識開始,並追蹤這種認識向以後各個水平的發展情況,一直追蹤到科學思維幷包括科學思維。雖然這種分析本質上包含有心理學實驗的成分,但也一定不要把它跟純粹心理學的研究混同起來。心理學家本身在這一點上並沒有受騙:在美國心理學會送給我的一個獎狀中有這樣一段重要的話:“他使用堅定地依賴經驗事實的手法研究了一些迄今還是純哲學的問題,使認識論成為一門與哲學分開、與所有人類科學都有關係的科學”,當然在這些人類科學中沒有忘掉生物學。換言之,這個美國學會承認我們的研究包含有心理學的方面——但正如這段話所說的那樣,這方面是作為一種副產品出現的;它同時承認我們的研究目的在本質上是認識論的。

正如“發生認識論”這個名詞本身所表明的那樣,我們認為有必要研究認識的起源;但是在這裡我們從一開始就必須消除一種可能的誤解,這種誤解如果導致把關於起源的研究跟認識的不斷建構的其它階段對立起來則將是嚴重的。相反,從研究起源引出來的重要教訓是:從來就沒有什麼絕對的開端。換言之,我們或者必須說,每一件事情,包括現代科學最新理論的建立在內,都有一個起源的問題,或者必須說這樣一些起源是無限地往回延伸的,因為一些最原始的階段本身也總是以多少屬於機體發生的一些階段為其先導的,如此等等。所以,堅持需要一個發生學的探討,並不意味著我們給予這個或那個被認為是絕對起點的階段以一種特權地位:這倒不如說是注意到存在著一個未經清楚界定的建構,並強調我們要了解這種建構的原因和機制就必須瞭解它的所有的或至少是儘可能多的階段。如果我們已經集中注意於認識在兒童心理學和生物學方面的開端,這並不是因為我們認為它們有幾乎是絕對的重要性,而僅僅是因為總的說來它們沒有受到認識論學者們的注意。

因此,認識的所有其它的科學來源仍然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想要著重提出的發生認識論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它的跨專業性質。但是一般說來,發生認識論的特有問題是認識的成長問題:從一種不充分的、比較貧乏的認識向在深度、廣度上都較為豐富的認識的過渡。而科學是一直在發展著的;所以,它的現狀絕對不是固定不變的——雖然在這一點上過去曾有過幻想,例子是伽利略的反對者的亞里士多德主義,或某些現代物理學家所接受的牛頓主義。廣義的發生學問題包括所有科學認識的進展問題,並且具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事實問題(在某一特定階段上的認識水平問題,和從一個階段到下一個階段的過渡問題),另一方面是認識的有效性問題(用進步或退步來評價認識問題,認識的形式結構問題)。所以很清楚,發生認識論的任何研究,不論它所涉及的是兒童某一方面的認識(數、速度、物理、因果性等)的發展,還是科學思想的一些相應分枝中某一分枝的某種演變,都以所研究的科學認識論中的專家們的合作為先決條件,即以心理學家、科學史家、邏輯學家、數學家、控制論專家、語言學家等的合作為先決條件。集體合作的方法已經是我們這個研究中心——日內瓦國際發生認識論中心所遵循的一種方法。所以這本書在許多方面都是一本集體著作。

然而本書的目的並不是去追溯這個中心的歷史,甚至也不是去詳細總結這個中心已出版的《發生認識論研究報告》。①在這些《研究報告》中可以找到已經完成的研究結果,以及每年學術討論會中所舉行的、並與目前正在繼續進行的研究有關的討論的報導。我們這裡的目的僅僅是將發生認識論的一些總的趨勢抽取出來,並提出那些證明這些趨向的主要事實。所以這個工作的計劃是很簡單的:首先是分析心理發生的資料,其次是分析這些資料的生物學前提,最後是考查古典的認識論問題。對這個計劃也還必須作一些說明,因為這三章中的頭兩章可能從表面上看來是不必要的。

①這些研究報告將在《研究報告》這個總標題下連帶其卷數予以引證。參看本書書末的文獻目錄。

我們時常用心理學術語來描述認識的心理發生的一些特點(本書第一章)。然而認識論學者們很少去讀心理學的研究報告,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心理學研究並不特別與他們感興趣的問題發生關聯。所以在我們的論述中我們只集中敘述那些有認識論意義的事實:所以這部分地說是一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