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由此可以想見清代後期北京城的街道環境已到了什麼程度!

那時京城內還有隨地便溺的陋習盛行。據《燕京雜記》記載:嘉慶以來,北京城已有收費公廁,“入者必酬以一錢”。但人們仍公然在街中便溺,住戶又往街上傾倒便器,加上過往畜車的牛糞馬尿,致使有的街道“糞盈牆側土盈街”,大街小巷瀰漫著惡臭。當年大柵欄的同仁堂是有名的藥房,每日生意興隆,可門前卻成為街人“聚而便溺之所”。有名的廠甸,當年人們在呂祖祠對面的大影壁後“即可隨意便溺”。由於北京城的一些街面汙穢不堪,當年流傳如此“醫方”:“人中黃、人中白、牛溲、馬勃、灶心土,各等分,無根水(雨雪)調勻之,用日曬幹,車輪碾為細末,西北風送入鼻中服之,令人名利之心自然消滅。”其諷意雖很辛辣,但卻生動反映出當年北京的街道環境和市容衛生狀況。

那時北京城不但街道環境惡劣,而且交通也是混亂無章的。城內交通要道上,不僅甬路高出地面,路高而狹窄,而且兩旁還多擺攤售貨,車馬行人一齊擁到路上,一旦堵車,常常半天無法行走。此外,“盛夏時,有跑熱車的之戲,貴介公子,疾馳為樂”,“猝不及避者,立斃於道”。

城內衚衕小巷也往來無序。“車伕習氣,向以相讓為羞”,於是爭吵開罵,一堵多時,行人與車,誰也動彈不得。

上述情況到清末實施“新政”後,起了不小的變化,出現了近代路政管理的因素。

首先為改變“道路不治”,“管理街道廳”“具文而已”的狀況,成立了內外城工巡局,負責街道管理和巡視事務。1905年又成立了內城路工東西兩局和外城路工東西兩局,專門負責京城街道馬路的修建工程。從1904年起陸續修了十幾條石渣路面,特別是1909年為給慈禧出殯,在海蟃一帶修路時,先用碎石填平,再灌石灰水,然後用汽碾軋平。當時稱這種鋪路法叫“鋸子活”。這種路面平整結實,受到朝野一致好評。

陳克到了北京,已經是1905年的10月,從1904年開始修建的石渣路面,現在已經有了完工了不少,特別是主幹道的修建更是已經完工。京城的市容頗有改善。而最大的改善,則是現代警察系統的建立。何汝明是從天津調過來的,他是盛讚袁世凱組建現代警察系統的功績。言語間,把袁世凱吹捧的如同一朵花。

清末警察機構的建立是中國傳統政治結構革新更嬗的結果。它的出現表明舊式的保甲、捕快制度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今中國各省奸民佈滿市廛,或名青皮,或名光棍此輩不耕而食,不織而衣,遊手好閒,毫無恆業,挾其欺飾伎倆,橫行市肆之間皆因內地城鄉無巡捕往來彈壓蓋不肖紳士往往為之維護,差役更互通一氣而於巡差、捕役竟至絕無其人,迨有盜劫等案先事不能預防,事後但懸賞格出花紅,耗費既多,仍難破案而差役之弊積重難返。”正是鑑於舊式治安體系的積弊,巡警制的設立就成為大勢所趨。“傳聞袁慰帥近因各州縣書役把持公事,騷擾闔閭,深堪痛恨,擬即招募巡警四營往附近各州縣彈壓地方,兼理民間案件。”

警察制建立伊始就顯示出其獨特的優越性。“袁宮保選派巡警營兵丁在城廂內外晝夜逡巡,清理街道,盤詰奸宄,夜間按時換班,尤為慎重,宵小為之斂跡,百姓稱誦,有夜不閉戶之風。”“津埠五方雜處,最難清理,自創辦巡警以來四年之久,得有現在之狀況,雖非道不拾遺,夜不閉戶,而賊益斂跡閭閻,又安當知巡警之效驗。”不獨中國人贊之,而且外國報紙也評價說:“天津交還後,巡警更加整頓,道路更見清潔,實出人意料之外,倘中國各處皆然,何患不自強而為天下之強國耶?”

平心而論,袁世凱在警察系統的建立上,的確起了頗大的作用,而且政績斐然。北京從1904年開始,也逐漸引入了警察系統。陳克這次在街上就見到有警察在維持社會秩序。只是陳克對這等事情自然不會太在意。這些警察再怎麼樣,和21世紀陳克見過的警察系統一比,也不過是小兒科的玩意。

何汝明說了些自己的讚美之詞,見陳克只是聚精會神地聽,並沒有絲毫感動的意思。便覺得陳克此人實在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臉上的神色便有些慍怒。

陳克看出來了,連忙說道:“何大人,我一直在海外,歸國不久。對國內的事情實在是一無所知,多謝何大人教我。”

聽了這話,何汝明倒也不好再說什麼,他輕輕一笑,“原來如此。”說完,他端起茶杯,“兩位,喝茶。”

端茶送客的禮數陳克倒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