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身的能力,為西林市的發展盡全力啊。”
“哈哈,徐省長,你太謙虛了,我可沒有感覺到你有小富即安的思想,看看你在淮揚市等地方的工作,都是大手筆,就是在西林市這一年多時間,提出來的發展思路,也是符合實際情況,有著遠見卓識的,好了,其他的不說了,我說一說我對官聲的看法吧。”
“官聲也就是為官的名聲,說起來有些不好聽,現在的很多群眾,對為官者,有著一些不好的認識,什麼**、形象工程、沽名釣譽等等,說到領導,一定就是高高在上,挺著大肚子,走出來氣勢非凡,周圍還跟著一大幫討好賣乖的下屬,其實那個大肚子裡面,就裝著**。可悲的是,有著這樣認識的群眾不再少數了。”
“官聲不是虛無縹緲的,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好評價,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時,誰都是在乎自己的名聲的,特別是我們的高階領導幹部,真正的官聲,是分為兩個層次的,就是官聲和民望。”
“官聲是圈子裡的評價,主要是來自上級領導的評價,民望是老百姓的評價,或者是局外人的評價,主要來自於下面。兩者合起來了,就是從政者的聲望了。官聲和民望是有著一些區別的,官聲是上頭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很有份量,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前途命運,令人心生敬畏,民望是群眾的意見和看法,居下看上,察其言、觀其行,看看你是不是為他們實實在在做出來了什麼事情,從目前的情況看,民望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和威懾力,但是,為官者名聲的好壞,絕大部分是來自於民望的。”
“實實在在的說,官聲和民望要求有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區別,這不是哪一方面的不對,二者處的角度不同了,好比說一個人出現了小毛病,從官聲來說,不一定是大事情,還是能夠繼續工作的,從民望來講,就是罪犯了,民望的獲取,比官聲難太多了,時代發展了,老百姓的看法早就發生了變化,時至今日,甚至有了一些折衷的民望了,比如說某位幹實事的領導,存在一定的**了,老百姓認為是正常的,這位官員的民望還是不錯的。”
“現實社會中,官聲和民望都好的領導幹部,寥若星辰,達到這一點,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個人認為,難度太大了。官聲高於民望的情況,是比較多見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這樣的民謠就很好的詮釋了官聲高於民望的現象,雖然說帶有一定的偏見和諷刺,可我們需要有勇氣承認。民望高於官聲,這樣的情況,同樣是很難得的,也是非常少見的,做到這一點,需要極大的道德勇氣。”
“官聲的評價,包含了一個官員的所有,生活、工作、品質等等,如果說一個官員的官聲和民望都是很好的,沒有任何人能夠否定這樣的官員,歷史也不行。”
“徐省長,我說了這麼多,最終的意思,就是感覺到,你是一個官聲和民望都可以達到不一般高度的官員,我這樣說,並不是在吹捧你,你清楚基層的情況,明白老百姓的疾苦,你和上面有著不少的聯絡,時常在工作上,提出諸多新穎的觀念,而且你能夠審時度勢,不清高,不迂腐,願意紮紮實實做出來工作成績。”
“我希望你能夠做到最好,你是我見到的最為優秀的年輕幹部了,我希望你能夠堅持下去,你今後會遇見一些困難和困惑,我希望你、也相信你能夠從容應對的。”
武聖軍的話語,令徐少傑感覺到了吃驚,但吃驚的背後,徐少傑想到了盧雲峰,想到了不少的領導幹部。武聖軍說出來的這些道理,徐少傑也是清楚的,但聽話聽落音,武聖軍對自己做出來這麼高的評價,甚至超過了盧雲峰,這是徐少傑不敢想象的。
更進一步說,要做到官聲和民望高度的統一,絕對不是簡單的事情,這是不是說明,武聖軍在提醒自己,西林市已經出現了這麼大的事情,中央領導對自己的看法,也不一定是很好,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做事情就要放開手腳了,不能夠有絲毫的猶豫了,如果還是想著按部就班,維持西林市的穩定,最終的結局,不一定是很好了。
做出來這樣的決定,是很艱難的,徐少傑本來就有著不一般的認識,認為上下之間,或者是官民之間,存在一些矛盾,有些矛盾,已經到了快要激化的邊沿,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徐少傑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民生上面,才有可能化解其中的矛盾了。
……
第七百一十章 塵埃落定(3)
第七百一十章塵埃落定(3)
譚常軒的結局很快就明確了,四月初,中央下發了檔案,譚常軒出任中國貿易促進會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