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作風的工作以來,幹部職工已經清楚了,這次市委是動真格的,唐天寶的事情,檢察院刑訊逼供的事情,原反貪局副局長已經被刑拘了,其餘涉嫌的幹部紀委正在調查,包括分管的副檢察長、反貪局局長都調整了,還要接受處分,所以說,幹部自覺了很多。
在整頓幹部作風的過程中,有人提出要狠剎吃喝風的事情,徐少傑沒有采納這條意見,包括唐如輝,也不是很贊成這樣的事情,兩人在這件事情上面,想到一起去了,馬上就要開始兩路建設了,接下來,還有招商引資的工作,隨著兩路建設的開始,外來的商人會增多,本地的商人會活躍起來,這個時候,來剎吃喝風,外面的人怎麼看。
徐少傑考慮到。整頓幹部作風,必須在一定的範圍內,千萬不能轉化為幹部之間相互的博弈,那樣將對德陽市經濟發展形成沉重的打擊,加之這次對檢察院的開刀,不少的班子成員都明白了意思,徐少傑是要將所有的工作都掌控好,不能出現失控的情況。
孫健波、楊晨、梁超以及孫勇到德陽市來報到的時候,連同家屬都來了,這也是錢大志的功勞,早就給家屬聯絡了單位,徐少傑覺得,錢大志現在處理事情,越來月顯得成熟了,能夠考慮到方方面面,如果班子成員中間,多幾個這樣的人,徐少傑知道,自己的工作,會輕鬆很多的,可惜的是,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徐少傑還不能完全決定市委市政fu班子成員的去留,畢竟是省管領導幹部了。糹
第五百五十九章水泥廠的爭奪風波(1)
第五百五十九章水泥廠的爭奪風波(1)
馬上要開始兩路建設了,誰都,兩路建設開始之後,對水泥的需求,將是大幅度上升的,利用這個機會,辦好水泥廠,是大為賺錢的事情,所以,有關水泥廠改制的事情,馬上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徐少傑是早有考慮的,水泥廠的改制,相對簡單很多,不有多少的企業老闆看準了水泥廠,想著買下水泥廠,水泥廠的工人,都是技術性的工人,買下水泥廠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擴大生產規模,所以,不存在裁減人員的問題,估計改制後的水泥廠,可能還要擴招人員,所以,將水泥廠作為最先改制的企業,也是可以的。
徐少傑已經和吳天宇統一了意見,兩路建設領導小組的工作,重點是趙華軍、劉森林以及政府的一名副市長負責了,吳天宇的重點工作,轉移到企業改制的方面來。
早就看準了水泥廠的,還有薛明貴和盧華江。薛明貴到德陽市來的時候,就下定了決心,首先要買下水泥廠,如今,上面要求進行企業改制,德陽市的企業改制工作滯後了,徐少傑一定會在騰出手來之後,進行企業改制工作的。薛明貴還分析到了,首先進行企業改制的,一定是德陽市水泥廠,因為各方面的條件都具備了,所以,一段以來,薛明貴都在重點關注水泥廠的情況,有關水泥廠的所有情況,薛明貴早就掌握清楚了,有了趙華軍在幕後的支援,薛明貴要掌握這些情況,根本就不算的。
盧華江就差多了,他的認識,還停留在盧雲凱擔任市委書記的層次上面,根本就沒有想到準備工作,關注水泥廠的事情,還是下面的人員提出來的。現在,盧華江有些惱火的是,薛明貴對他公司裡面有些人員比較感興趣,有招攬的意向,所以,盧華江重點考慮的,還是如何令薛明貴不要動這方面的心思。
德陽賓館,薛明貴專門在這裡設宴,宴請一些人員,其中最為主要的客人,赫然就是盧華江手下的兩個謀士。
薛明貴能夠請到這兩人,其實也是盧華江不爭氣,以前,盧雲凱擔任德陽市委書記的時候,其餘的企業,和盧華江沒有競爭性,再說了,跟著盧華江,還可以暗地裡做一些事情賺錢,盧華江有些糊塗,對做生意,並不是特別精通。但現在情況不同了,盧雲凱調走之後,盧華江的氣勢越來越差,要說氣勢差也是正常的,偏偏盧華江認識不到,依舊是以前的作風,手下的人豈能看不出來。
薛明貴到德陽市之後,迅速組建了公司,而且,市長趙華軍幾次在相關的會議上,都點到了薛明貴,將薛明貴作為德陽市招商引資的典型,不少人就明白了,薛明貴一定是要快速崛起的,盧華江的衰敗是遲早的事情。
酒宴在熱烈的氣氛中間進行,在薛明貴的勸說下,兩人都做出了決定,離開盧華江,跟著薛明貴幹,薛明貴臉上露出了微笑,按照這樣的進度,不要多長的,盧華江就要乖乖的離開德陽市了,或者是拱手讓出所有的利益了。
酒店外面有些吵鬧,很快,一個年輕人進入了包間,在薛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