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脫。

日本鬼子兵臨密*城下時,“中航”設在這裡的準備為新航線服務的基地頓時亂成一鍋粥。按邦德和黃寶賢報給交通部的計劃,密*已經被列為“中航”對外通道的一個重要基地,這裡的機場正在擴建,“中航”公司的很多人員、航材已經先期運抵於此。

誰都沒想到遠征軍會潰敗得如此之快。

還在亂。這邊剛要搬東西,那邊,國防部的電報又到:為即將進入野人山的遠征軍限時空投!國防部的電報猶如紙上談兵,根本就不考慮“中航”已經嚴重缺少飛機。夏普駕著貼滿口香糖的DC—3歷盡艱辛跑到印度,哈羅德·斯威頓把一個翅膀長、一個翅膀短的飛機弄到香港的事情讓公司職員記憶猶新。邦德也知道,如果按照在國內的習慣做法,這都應就地淘汰才對,而現在,只能用這些補丁摞補丁的飛機繼續飛!

夏普和陳文寬上,後來,哈羅德也駕著他那“瘸腿”DC—2 1/2跑過來,從阿薩姆到密*,空投下大量軍需給養。

補充了糧彈的杜聿明和他的部隊走了,東行之路,一支遊魂似的隊伍迤邐而行,鑽入“野人山”。

新5軍出國時共有42 000人,戰鬥中死傷7 300人,退途中卻死傷高達14 700人,200師師長戴安瀾就戰死在這次撤退中。忠實執行校長命令的杜聿明不得不為這次撤退付出慘重的代價。關鍵的麻煩在於,日後為最後反擊,這些部隊不得不再由“中航”飛越“駝峰”送到印度接受培訓,不僅使本就極其緊張的運力增加了負擔,還加大了飛行的危險,佔用了有限的噸位。

一切都如此得不償失!

也有不聽邪的。

在地圖上用目光輕輕一掃,在仁安羌取得大捷的孫立人敢用自己的腦子作出選擇——去印度蘭姆伽。

可能是因為留過洋、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校之緣故,孫立人在骨子裡不那麼“傳統”,同樣是黃面板、黑眼睛的他,做人準則、行事方式多少有那麼一點和他的同胞“格格不入”。在緬甸,從頭至尾,似乎只有他在忠實、不折不扣地執行史迪威的命令。很簡單,一個是將軍、一個是長官。史迪威的軍階比他大很多,應該無條件服從,再有,退守印度無疑是正確的。既然如此,為何不執行!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敗退緬甸(7)

孫立人幾乎是完好無損地把他的38師帶到了印度,帶到了蘭姆伽。

隊伍走的走,撤的撤,關鍵當口,羅斯福派來的美國參謀長,約瑟夫·W。史迪威將軍不見了蹤影。美軍派飛機一連幾日低空搜尋,也沒有,所有能經過的地方反覆詢問,杳無音訊,四處都打探不到訊息,彷彿人間蒸發——沒了。難道這老頭也和英國人一樣,不辭而別,回美國了?不可能!那麼是人間蒸發了?

1942年5月初的緬甸,正午時分,陽光幾乎是完全垂直照射下來,哪怕只是稍微站立一下,周身每個汗毛孔似乎都在冒著火,整個人都彷彿在燃燒。

緬北,一位戴著金屬鏡架、扎著綁腿、曲短灰白的頭髮罩著一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軍帽、穿著普通士兵制服、腋下斜挎著一隻卡賓槍、外貌精瘦的老人艱難地跋涉在叢林密境中。

三星級將軍率領的應該是一支由數萬軍馬、坦克、大炮組成的威武部隊,而此時,在這個老頭身後踉踉蹌蹌地行走在蜿蜒的山間小道中的,卻是一支由潰散計程車兵、流亡的學生、逃難的百姓形成的一隻奇特的隊伍。

歷史上,從沒有級別這樣高的將軍統領過一隻“級別”這樣低的隊伍!

老頭本來可以搭乘飛機走掉。

5月2日,美軍空軍司令阿諾德將軍曾特派一架DC—3專程飛抵瑞博,希望把老頭接出去,結果被史迪威拒絕,老頭髮誓要自己走出叢林,兩名美軍飛行員泱泱而去時,心裡一定會想,這個老傢伙一定是瘋了!

據說,剛踏上走向印度的漫漫旅途時,身邊除了兩個衛士,就幾個難民和流亡的學生。隊伍都是在“北上”的路途中遇到寧願和美國老頭餓死在叢林中而不願在日本人手下當“緬奸”的人加入後漸漸增大的,最後竟“擴充套件”到一百幾十號人。

5月5日,在給英國駐印度亞歷山大將軍發出最後一份告之“缺糧、缺藥、沒有電池,這是最後一份電報”的電報後,三星級將軍和他的“隊伍”就徹底消失在茫茫叢林密境中。

5月16日,這支亦工、亦農、亦學、亦軍的奇特“隊伍” 出現在印度境內英帕爾地區。據當年曾駕飛機在荒山野嶺上空參與過尋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