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研究出來,憑現如今對方的科技不是那麼容易的。這些火銃一旦打光了火藥和彈藥那就是廢鐵一坨,鐵丸怎麼都好說,隨便就能造出來,但火藥他們根本無法制造,只能不斷向新國購買。如此一來,生意也就不斷了,所以陸炳甚至希望外面打起來,打的越厲害,消耗就越多,自己的軍火生意就做的越好。
現如今陸家軍已經開始由精銳部隊替換新型槍械了,不光增加了膛線的構造,更新增微量元素改善槍管,讓槍管不至於發射過多發熱變形。最主要的是彈藥上,陸炳開始計劃發明底火裝置,變成穿越前自己所見到的那種子彈的形狀,讓子彈更符合空氣動力,更加精準更有殺傷力。一旦造物局研發成功這項技術,那麼外邦將更加依賴新國的火器,因為陸家已經讓製造業形成流水線模式,各種器物都是有型號的,旁人要想製造除非先打造出同樣先進的這樣一條流水線製造,這根本不可能。那麼對新國的依賴,也就越來越甚之了。
怠敵之計,更是陸炳隱藏在這一切背後的一個巨大陰謀。雖然先進火器的流出會讓番邦有所進步,但終究要比新國落後不止一兩個檔次。長此以往就會推動新國不斷進步,為了商業利益,更為了抵抗外敵,而外藩則會習慣於購買使用,變得懶惰起來,自己的創造力會受到阻礙。新國的科技將永遠領先於番邦外國,屹立於最高峰上。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國調和
新國不光是經濟發達,國力蒸蒸日上。政策上又進行了變更,民間文人雅士就經常群聚討論國事,頗有戲謔的聲稱新國乃是個大錦衣的國度,因為不管怎麼變更,錦衣衛的位置永遠是不變的,好似是個鐵打的衙門一般。
如此位高權重的機關,若非是陸炳親自督導和魏和盡心盡力,和其本身自我監管的合理性,很難不出岔子,這是陸炳所憂心忡忡的詬病,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路要一步步的走,飯要一口口的吃,如今錦衣衛雖然有他的缺陷,日後發展下去必定會因為權力過大,稍有漏洞就會因為人的私心而出事,但現在看來卻根本動不得,是必不可少的機關。
改都要放在自己人手中。
其餘的民政全部歸於各地官員,為朝廷中央所調配。如此一來。軍政分開,朝中大臣的權利增大,本來就不嚴重的重武輕文開始走向均衡。內閣大臣的權利也慢慢增加了些許。陸繹放下兵權後被召入京城,幫助陸炳協理國政。
敏感的政客嗅到了一絲聖上想立陸繹為太子的意味,而夢雪晴也略有不安起來。但實則陸炳並沒這麼想,他只不過是實在有些分身乏術,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必須有人幫他。夢雪晴倒是有才,可陸炳又實在不想讓夢雪晴再這樣操勞了。治國有道卻又和自己思路略有不同,可以互相彌補,且是信任之人的就陸繹一人。自然要把兒子調回京城來。不過陸炳自然探查出來各位大臣的想法,他並未讓陸繹入主東宮,非東宮者不為太子,這又讓事情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新國曆三年十一月中旬。韃靼受西涼進攻。西涼請求新國相助,並請求禁止銷售武器予韃靼。陸炳拒絕西涼之請求,兩方關係略有變化。群臣各抒己見,此乃陸炳納重議之作為。既然新國為商界大國,只要遵守法紀不與陸家為敵,就決不可拒之門外。更何況雖西涼與新國交好是盟友國,但韃靼也臣服於新國,並結成秦晉之好。豈能厚此薄彼恃強凌弱聯合西涼吞併,此乃不義不正之舉。不可為之。
另,此次並非韃靼主動入侵西涼,而是西涼為了土地擴張所欲,實在算不上義戰。真如陸炳販賣武器的時候所想的那樣,外界打的越厲害,消耗的武器就越多,新國賺錢的機會就越多。同時,一旦西涼吞併韃靼,那麼勢必造成對新國多半土地合圍的態勢,一旦兩國有朝一日交惡,那是十分危險的,故此當予駁回。
韃靼在於西涼發生了幾場戰爭之後,並未因武器不濟而落敗,但畢竟國力不如西涼,所以難以持久,日後必落到下風,岌岌可危,故此向新國求助,希望新國能夠調和雙方。此乃大事,向來西北兩方的韃虜都是犯我漢人的國度,每每都是把漢人國度亡國收場,動輒殺害數十萬人,禍害百姓更是不計其數。雖然漢人也略有勝利,但都是因為韃虜內部鬥爭導致國力衰弱,這才藉機起事,終成大業,而後也不過多為保衛國土的保命之戰,參戰人數往往多於敵人數倍之多,還得舉國之力才能保衛疆土。
現如今則不同了,新國的建立一雪前恥,改變了一成不變的歷史,如今這些曾經入侵過漢人的民族竟然向漢人求助了。自然也有人小肚雞腸的說什麼坐山觀虎鬥,以報歷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