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4章 前往襄城

郟縣,三日之後,新任縣令抵達,同時,縣衙中近三分之二官員被換掉。

劉義康決定,暫時離開郟縣,前往襄城,襄城是郡治,而且暗衛的訊息,襄城更加黑暗,同時,襄城太守府大部分官員都不乾淨。

襄城太守杜俜,是科舉上來的,是為數不多出身平民的官員,但是,他一上任,就徹底變了。

不僅想盡一切辦法靠近世家,還不斷打壓百姓,襄城百姓也深受其害。

不僅襄城的糧食和郟縣無二,同時商稅也很離譜。

每年,襄城賦稅都很正常,但是,瞭解內情的人都知道,襄城兩大世家並不用繳納任何賦稅。

這就讓人很是不解,既然襄城賦稅沒問題,那那兩家的賦稅是如何補充上去的呢?

難道這位杜太守會自掏腰包嗎?

當然不是,襄城近辦的商鋪在兩大世家手中,而其他都是散戶,缺的賦稅當然從他們身上出了。

很簡單,襄城商會掌握在兩個世家手中,想要在襄城經商,必須要透過商會,商會只是輔助官府的組織,沒有收稅的權利。

但是兩大世家在商會設立了高額的入會費,想要在襄城郡範圍內經商就必須繳納,而且是每年都得繳納。

這就補上了稅款,還有盈餘。

這就讓襄城郡的商業並不像表面那樣繁榮,反倒是一些商人被迫離開襄城。

然而如今大宋想要經商必須有原地商會的推薦信,襄城商會不出具,那些商人根本無法到其他地方經商。

不過,也有一些商人想到了辦法,離開宋國,去魏國,取得魏國官府的文書,就可以不透過宋國商會,在宋國經商,不過也要繳納兩份商稅,好在相對來說,要比襄城郡商會的入會費低不少,至少還能賺錢。

不僅如此,襄城地方百姓中流傳著一句話,大事小事莫進衙門。

意思就是,不論大事小事,普通百姓進衙門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這句話襄城百姓十分篤信。

當初還真有人不信邪,結果不僅有理變沒理,自己還被關進了大牢。

要說豫州都這樣嗎?也不是,整個豫州,只有一處能好很多,潁川郡,畢竟,潁川荀家可是皇親,雖然荀家已經分家,但是依舊是潁川第一大族,並且是皇帝姻親,豫州牧張弻也不敢將手伸進潁川,一旦被荀家察覺,那他就完了。

其實這次還真是荀家,上次刑部尚書劉湛也沒查到什麼,最後荀家派人告知,這才有了收獲。

劉湛也是怕張弻察覺,連夜回長安,這才有了後面的事。

畢竟都在豫州,荀家怎麼可能一點沒察覺,況且荀家也經商,雖然張弻叮囑各地,不得為難荀家商人,但是,都是商人,荀家當然也有一兩個好友。

因此,荀家開始留意豫州,最終找到了機會。

如今楚王以欽差身份來到豫州,荀家也就放心了。

接著,欽差大隊向襄城前進,暗衛已經調查清楚,至於郟縣縣令,如今也在隊伍中,他已經將一切都招了,並且他願意當面指認襄城太守杜俜,以換取活命的機會。

按理說,郟縣縣令必死無疑,但是如果他能夠立功,還真可以保下一命,不過最好也得去勞教司,至少還能活著不是。

得知欽差將至,杜俜也是愁眉不展,他知道,欽差是楚王,從身份上,他就不能採取最激烈的辦法,而且郟縣的事情他也有耳聞,不過他沒有郟縣縣令那麼蠢,糧食他可沒動。

他知道,糧食對於大宋的重要性,尤其連年征戰,糧食需求極大,如果拿糧食做文章,他早就完了。

就這樣,杜俜的目光一直盯在商人身上。

還有,杜俜主要是貪,每次斷案,他從不管身份就看誰的錢給的多。

所以,每次,失敗的都是普通百姓,哪怕商人,拿出的錢都不是百姓能夠比的。

就這樣,整個襄城郡的刑獄冤案十分多。

暗衛也只是調查出一部分,其中還有很多已經無人申冤,因為早已家破人亡。

劉義康看著暗衛的訊息,怒從心起,他沒想到,襄城太守就是個魔鬼,襄城如今看似每年上報的案件不多其實是根本沒人去官府,知道,去官府花費太大。

其中,劉義康看到了一個案件,本來只不過是一個小事,一名百姓為其中一家世家搬運貨物的時候,導致貨物破損,其實賠點錢就完了,結果那家子弟看上了那個百姓的女兒,逼迫其以女兒作為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