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看到圖片,但是憑藉圖片,陳逸也能看出一些端疑,而且在前些天,拍賣行專門舉行了一次預展,其中一部分文物,都在預展上出現,他也是前去觀看了一遍,確定了花神杯的真實性。
至於其他的一些古玩,他實在沒有什麼興趣,隨著近些年古玩行業的興起,拍賣行中所出現的贗品假貨,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僅僅一句免責宣告,便將所有的責任都推脫掉了,原因也就是因為古玩鑑定的難度,同樣,也有著一些拍賣行為了利益,不顧一切。
就像是他師兄的雅藏拍賣行,有著很多古玩水平高超的鑑定師傅,有些不確定的古玩,都是要經過這些師傅的嚴格鑑定,才能確定,保證真品,這也是雅藏拍賣行的一個大優勢。
很快,這件白玉雕筆架,以三萬三千港元成交,算是為這一次的拍賣會打了個開門紅。
“下面一件,清代葫蘆萬代把件,高五點七公分,葫蘆是一種多籽草本植物,又因其諧音福祿。故有福祿綿長。子孫萬代之意。此件玉器以白玉整雕而成,葫蘆之上,還有一個人物相抱,起拍價,二萬三千港元,每次舉牌不得少於一千港元。”
看到這件葫蘆,一些人不禁有了興趣,紛紛舉牌。“這位三號先生出價二萬四千港元,二萬四千,福祿帶回家。”
“二萬五千,這位三十五號的先生出價二萬五千……”
最後,價格到達了四萬八千港元,等到沒有人出價後,拍賣師便直接敲了三次錘,“這位五十八號的先生,四萬八千,福祿帶回家。恭喜你。”
接下來,玉器一直拍賣了有二三百件。便開始了古玩界數量眾多,又非常受人歡迎的瓷器類拍賣。
拍賣會的進行速度非常的快,在這其件,這二百餘件玉器,並不是每一個都有人出價,有著很多都流拍了,有些玉器並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就算買來,升值也不會很大。
瓷器類的拍賣,從青花到五彩,從釉上到釉下,可以說是爭奇鬥豔,其中的出場順序,也並不是以價格而排列的,而且隨機的,有價格高的,也有價格低的,更有明清兩代和民國瓷器一同夾雜在其中。
這瓷器的拍賣,可以說比玉器更加的激烈,很大一部分瓷器,或多或少都有人出價,一件玉器放在家裡,小了別人看不到,大了價值又不會很高,可是瓷器則不同,擺放在櫃子中,足以使得整個書房的檔次提升很多。
哪怕對這些瓷器並不感興趣,陳逸也是一件件的觀察著,只不過想要鑑定,那是不可能的了,如果大螢幕上所顯示的是直播,那麼他倒是可以鑑定,只不過現在所放的是圖片,他就無法鑑定了,或者說,他的鑑定術等級還沒有達到。
只是,哪怕沒有鑑定術,以他現在的眼力,這些瓷器中特徵和它們的瑕疵,也是逃不過他的眼神。
這就是陳逸不斷的學習鍛鍊的結果,而不僅僅只是在鑑定古玩的時候,用了鑑定術,其餘的時間,便任何事情都不做了。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的幫助或許都只是暫時的,唯有自己所擁有的能力,才是永久的,這個鑑定系統來的非常突然,誰知道會不會在將來,忽然消失不見。
雖然是一類類的古玩進行拍賣,但是最為珍貴的一些東西,任何拍賣行都會留到最後壓軸出場。
終於,拍賣會進行了二個多小時之後,總共拍了將近六七百件古玩文物,拍賣師停頓了一會,“各位,接下來是我們此次拍賣會壓箱底的精品古玩藝術品,其中一些也是各位期待已久的。”
“第一件拍品,是一件清康熙青花叱石成羊杯,相信各位都知道,清代康熙年間青花杯的裝飾圖案都是以成套為主,諸如什麼十二花神杯,飲中八仙之類的,而像此單獨一杯為獨立故事的非常稀少,這青花杯外壁腹部繪有皇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圖,關於這叱石成羊的典故,各位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在拍賣過後查一查。”
“這件青花杯,髮色淡雅,人物描繪生動,栩栩如生,如此精緻的人物圖,在清早期的瓷器中,極為少見,所以,這件拍品起拍價為三十五萬港元,每次舉牌,不得少於一萬港元。”
這第一件拍品,著實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許多人都是毫不猶豫的舉牌參加競拍,在之前所發放的拍賣彩冊以及預展中,他們都是看到了這件青花杯,所以,很多人都確定了要競拍這件杯子。
看著這件杯子,陳逸笑了笑,這件杯子確實是康熙年間所制,只不過,卻並不是官窯,而是仿官窯的一件杯子。
至於叱石成羊,陳逸也是知道其典故由來,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