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是幹勁十足,下午就找來幾個工程隊的老闆,讓李源自己和他們交涉。

雖然李源在這一行還是個門外漢,不過他好歹也做過多年的小買賣,所以在這方面倒也不吃虧。在一番詢價之後,李源選中了一家施工隊,把滴灌系統和蔬菜大棚的活全都交給他們去做。

這家工程隊給出的報價,是滴灌系統每畝地一千兩百元,蔬菜大棚每畝八千五百元。雖然他們的價格不是最低的,但陳文川悄悄告訴李源,他們的用料考究而且手藝也好,是值這個價錢的。

按照這個價格,每畝地裝齊蔬菜大棚和滴灌系統需要九千七百塊。而李源租下的土地總共有九十二畝,總造價就要接近九十萬元。

雖然李源剛剛才賺了五十萬,但就算加上原來的存款,也只有五十五萬多點而已。於是李源悲哀地發現,在陳俊昆那邊賺來的錢還沒捂熱就要付出去不算,甚至還有很大的缺口。

“唉,早知道這樣,就該收陳老爺子三千萬,那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面臨缺錢窘境的李源也不禁有些後悔,當初實在不該太大方。

這世界上是沒有後悔藥的,李源也不可能回去再向陳俊昆要個五十萬這樣的事來。那樣的話錢是能到手,不過卻會把人情和臉皮都丟盡,李源是絕對做不出這種事來的。

無奈之下他只好決定,先把九十二畝地的滴灌系統做好,至於蔬菜大棚麼,只能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先建一部分再說了。

單單只是在所有的地裡都建上滴灌系統,也需要十一萬元。再加上李源還要留些流動資金,能用來建造蔬菜大棚的資金,總共也只有三十八萬,這點錢剛好夠造五十五畝蔬菜大棚的。

於是李源和工程隊簽了合同,說好了先建設九十二畝的滴灌系統和五十畝的蔬菜大棚。在先付了二十萬的預付款之後,工程隊第二天就派工人來到蔬菜基地,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建設工作。

第72章 建設蔬菜基地

陳文川沒有騙李源,這支工程隊確實非常正規,而且也很能為客戶著想。為了讓蔬菜基地可以儘快投入運營,工程隊同時派出兩路人馬。一路專門負責滴灌系統,另一路則建造蔬菜大棚。

別看李源的蔬菜大受歡迎,其實他對蔬菜種植完全就是個門外漢,對蔬菜大棚和滴灌系統這麼專業的裝置更是一竅不通。好在李源在事先取得了陳文川的支援,這一切建設工作都由老村長在場監督,幫他省去了很多的麻煩。

建設工作剛剛開始沒幾天,陳文川就指出了好幾處問題所在,堅決要工程隊返工或者調換材料。

其實陳文川指出的這些問題,嚴格說起來都是些非常細微的小瑕疵,就算不改正對工程質量也沒什麼影響。不過老村長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既然答應李源會幫他盯著,就一定會把這件事做好。

為此工程隊老闆也找李源訴苦了好幾次,說陳村長也太認真了。已經有好幾個地方返工,這樣下去這項工程就沒什麼賺頭了。

李源當然清楚,陳文川這麼認真地監督工程質量,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他毫不遲疑地選擇支援陳文川,還明確地告訴工程隊的老闆,陳村長就是自己委託的工程監理,凡是工地上的事他都有權管。

有了這個“工程監理”的頭銜,陳文川的工作熱情就更高了。幾乎每天工程隊剛開始施工,他就在旁邊轉悠了,要一直到施工隊下班,老頭才會心滿意足地回家去。

好在寧下村本來也是個小村子,而且年輕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村子裡也沒什麼事要陳文川操心的。否則他這個村長如此“不務正業”,村子裡早就亂套了。

而有了陳文川這位“工程監理”,李源就要輕鬆多了。當然,身為蔬菜基地的主人,他也不可能完全做甩手掌櫃。有了陳文川監督工程質量後,李源可以集中精力來設計滴灌系統的蓄水池了。

其實滴灌系統是不需要蓄水池的,但為了方便往澆灌菜地裡的水裡新增金珠,所以蓄水池必不可少。當然,李源對外的解釋,是需要用蓄水池來調節水溫,避免影響蔬菜的生長。

李源在菜園附近觀察了幾天,最終把蓄水池的位置選擇在越湯山山腳的地方。這是整個蔬菜基地的最高點,把蓄水池建在這裡,不用抽水機就能澆灌整個蔬菜基地了。

不過對李源選擇的這個位置,工程隊老闆可是有些不滿意。因為這裡地勢較高,而且崎嶇不平。要建一個大小達到李源要求的蓄水池,不但要多做許多搬運工作,而且還要平整地基,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

李源當然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