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5部分

小西第一次知道了這種金屬的時候,震驚成那個樣子,當初楊一偉想的還是有些太低階了,現在看起來,這種東西的使用建造應該是放在這些真正尖端的力量上面,比如現在為楊一偉建造的這艘可以說是楊一偉的專用星際旗艦的建造上,光是這艘旗艦的建造所花費的能量將是雪露號的數倍。

但是體積卻僅僅只有雪露號的三分之一左右,或許還不到,它的樣子整體和地球上面的戰鬥機很相似,比如小**蜂,J20,F22這些,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它的體積要比這些大很多。

楊一偉已經看了它的設計效果圖,至於具體的資料設計圖,楊一偉也看不懂,就沒看,他也只是看看效果圖,它的高度為15米,長度為42米,整體呈現一個三角形,駕駛艙的位置,最前面的寬度大概為3米左右,而尾部的寬度為27米,整個小型飛船甚至可以直接勉強飛進雪露號的肚子裡面去,它的尾部只有兩個造型非常科幻化的主引擎,另外在飛船的其他部分,只有上下左右四個微型引擎作為在太空中調整方向所用。

之所以調整方向的引擎如此之少,是因為尾部的引擎可以區域性改變噴出去的離子流,本身具備一定改變方向的能力,它的靈活程度絕對不差,另外就是兩個機翼的部分有兩個垂直起降的引擎,光是這兩個垂直起降的引擎所能夠達到的功率就可以將這艘小型飛船速度增加到每秒1萬公里的速度。

而尾部的主引擎可以說是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亞光速引擎,不過還是達不到穆德爾人的亞光速引擎的地步,不是小西做不到,而是沒必要,因為如果再提升的話,那姓價比就不對了。現在這兩個看起來並不大的主引擎可以讓這艘小飛船達到每秒20萬公里的極限速度!

距離穆德爾人的亞光速引擎極限速度為35萬公里每秒,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對地球上面的人來說,這就是神話!之所以說繼續提升的姓價比不高,是因為現在的跨星系旅行是空間跳躍系統,而不是靠超光速引擎。

而每秒20萬公里和每秒35萬公里在行星系之內的雖然說有差距,其實差距不大,無非就是時間稍微長一點而已,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說每秒20萬公里之下,引擎的改造消耗能量,假定為每提升每秒1公里的速度消耗改造能量為1的話,那麼在20萬公里以上,每提升每秒1公里的速度,所消耗的改造能量就為10!

10倍以上的差距,所以不划算,更何況,這艘飛船需要花費能量的地方太多了,反物質能量護罩發生器,以及船體本身的結構,還有船體內部的能量力場系統,這些都是需要小西直接改造出來的,而且為了弄出來建造這些系統裡面所需要的那些非金屬材料,小西不得不先將製造這些非金屬材料的生產線先給製作出來。

光是這些劃時代的生產線就耗費了接近20萬的濃縮能量,而且這些生產線的效率還非常的低,只能說是實驗室的產品,產量很低,主要是原材料的等級也比較低,所以沒辦法。按理來說,早出如此之高的原材料之前需要消耗很多工序,比如我們製造鈦合金之前先需要從礦石裡面提純出鐵,鈦等原材料,然後將鐵合成鋼鐵,然後再和鈦進行冶煉,最後按照很多比例混合才能弄出鈦合金。

這是一個複雜的產業鏈,但是小西這生產線就省事的多了,扔進去的只是初步提純的原材料,然後生產出來的直接就是高階材料,這也就是小西,這種生產線就算是穆德爾人也絕對弄不出來。

整艘飛船的建造速度第一次緩慢了下來,主要是裡面的非金屬材料需要時間建造,還好,小西儘量減少了這些它不能弄出來的金屬材料,能用金屬製品替代的,全部都用金屬替代,最後還是花費了接近一個半月的時間才將這艘宇宙飛船給製造完畢,當製造完畢之後,這艘跟雪露號那樣龐然大物相比的飛船並不大。

但是它的外形卻是相當的科幻,它的表面顏色是黑色的,但是在光線的照耀下,會略微的呈現一絲紅色,不過在宇宙的背景中很難被發現,而且它的表面材料,可以完全吸收地球上面的雷達波,根本不可能被地球上面的雷達所探測到,並且它還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光學隱形系統。

它的外形可以直接背景的景色完美的複製傳遞出來,欺騙人的眼睛,包括任何光學偵察裝置幾乎都不會探測到它的存在,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光學和雷達雙重隱形,另外這艘飛船的武器系統也是前所未有的強大,上面只有四門口徑大概為120毫米的能量炮,說是能量炮,但是這種能量可不是現在人類能弄出來的,也不是穆德爾人能弄出來的。

這種能量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