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啊,不過阿草還是要爆發一下,看能更幾章出來。)(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橫掃
(三更了。)
趙石可不想跟僧人在佛法上糾纏什麼,那純熟自己找不自在。
不過此時此刻,趙石很喜歡光頭們這一點,從不記仇,打了左臉換右臉,還能割下自己的肉來喂畜生,這樣的人欺負起來沒什麼成就感,但卻不用提防太多,越是佛法精深的光頭,越是如此。
當然,攙和進政治的和尚,就不是好和尚了……
這一晚,趙石沒有宿在象雄寺,還是回到了營地當中,謹慎他從來不缺,他可不想,晚上睡熟的時候,有人偷摸的想給他一刀。
一夜無話,第二日,趙石便率領著頗有些物件雄寺“戀戀不捨”的低地戰士,絕塵而去……
謀劃再多,也要先打過才成,這是趙石在戰場上形成的很樸素的經驗,而他一直以來,也是遵行不悖……
三千騎兵,都象雄寺信眾聚居的地方,又拉了兩百多奴隸,除了給他們配備的戰馬之外,還剩餘下來百多匹馬,離著一人雙馬還差得遠。
所以,趙石並未帶領大軍盡情疾馳,而是留著馬力。
即便如此,第二日午時,在象雄寺僧人的指引之下,也到了塘拉兌截區域西邊的枯巴城……
這是一座典型的高原小城,三千餘騎兵圍住小城,沒費什麼工夫,便爬上小城的城頭,殺死幾個反抗的小城守兵,便將城門打了開來。
三千騎兵一擁而入。小城便換了主人。
這次趙石沒再猶豫。小城中的幾個首領。頓時便做了刀下之鬼,這樣乾脆的殺戮,在如今的吐蕃地界是不常見的,首領貴族們總能找到生存的機會,但這一次,他們遇到了趙石,定然不會再用什麼銀錢來贖身了。
趙石也不要什麼財貨,隨即命人蒐羅城中馬匹食物。又弄到二百多匹戰馬,一百多個奴隸再次加入了進來。
不是戰馬總比人多,而是奴隸們並非各個會騎乘戰馬而已,其實,也只有那些給首領們放牧的奴隸,才有一些騎馬的機會,當然,如果被發現了,也一定不會好過。
之後唯一讓趙石有些猶豫的是,是不是該將這裡高過車輪的男子殺個精光。如果是在草原上,趙石一定毫不猶豫的做了。但這裡是吐蕃高原,和草原諸部的情形並不相同。
他並沒有猶豫多少時間,很快便做出了決定,在城中吃飽肚子,殺死不能帶走的那些可以供人騎乘的活物兒,隨即便扔下這座已經被驚恐淹沒了的小城,繼續沿著藏布江向西而去……
到了晚間,已經來到一條大河之前。
這是藏布江的一條支流,蜿蜒向北,一直去到達莫林卡城。
這一晚,三千餘騎軍便宿在河邊,低地戰士們對這樣的作戰方式還有些陌生,又對不能盡情劫掠有些不滿,也就談不上什麼士氣。
其實,他們中大部分人都不明白,這一路作戰到底為了什麼,只是他們有著良好的服從性,當然,這稱不上什麼紀律,只是對高位者的本能順從罷了。
所以,有些牢騷在所難免,但要說讓他們兵變,也是難上加難,即便趙石現在拿鞭子無緣無故的抽上一些人一頓,這些低地戰士也會選擇忍受,而非去琢磨著報復什麼的。
說實話,低地雖然一直信奉本教,但他們無可置疑的,已然被高地上的一些風俗習慣所同化了,和當年他們那些悍野難馴的羌人祖先,早已相去甚遠。
更何況,趙石還讓赤摩不停的派人告訴他們,在他們身後有著兩千同族可以收穫戰利品,到時候人人有份。
當然,在此同時,趙石也沒忘了,不停的灌輸給他們一些基本的紀律觀念以及騎兵衝鋒的知識,讓他們在行軍途中,慢慢適應。
第二天一大早,趙石便命人叫醒了這些散漫慣了的低地騎兵,沿河北上,在這天下午,便來到達莫林卡城。
這座城池比枯巴城要大一些,不過也十分有限,所以,趙石將在枯巴城所幹的一切,都在這裡重演了一番。
當晚,便宿在城中。
當他們離開此處,達莫林卡城中的首領貴族,皆都被砍下了腦袋,而趙石所率的隊伍中,又增加了一百多號奴隸。
經過對兩座城池的搜刮,趙石這支三千多人的騎兵隊伍,在短時間之內,將不會缺少糧草了。
趙石率兵繼續沿江西進,慢慢的,岡底斯山脈雄渾的身影出現在大軍視線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