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阿草努力中……看著騰訊文學那邊一天漲一個收藏,阿草很無語啊,網路小說,沒推薦真的傷不起,還好還好,阿草混起點的,在這邊還薄有成績,慶幸中……)(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肺腑
(四更到,阿草努力中。)
這些年,趙石對朝堂上的紛紛擾擾,最大的認識其實就是事發有因幾個字,在朝堂上發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有著前因後果。
能夠立於朝堂之上的臣子們,沒有哪個是真正矇昧的,所以,這裡發生的事情,有的看似突然,但只要細究其理,便會知道,你所認為突發的事情,其實大多都有著很長時間的鋪墊……
引而不發,未至其機也,顯於人前,刀已臨頸也。
所以,朝堂上總有誰與誰不睦,誰又與誰深有間隙之傳言,但在朝堂之上,你會看到,不睦的兩個人在相互談笑,深有間隙的人在交頭接耳,狀似親密。
這就是中原漢家王朝自古傳承的政治生態。
酌酒於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王維一生宦海沉浮,晚年詩作,可謂道盡朝堂之上的世態炎涼。
而今就是這般,像突然改令皇次子李珀接見外邦來使之事,發生的很突然,但趙石絕對不會認為,是因為自己在皇長子李瓊府中耍了一通威風,便讓皇帝陛下改了主意。
不定啊,就是皇帝陛下對皇長子李瓊早已有著不滿,如此這般,不過是借題發揮罷了,很可能,李瓊已經失去了登上皇儲之位的資格。
趙石聽聞此事後,心裡多少有點鬱悶,要是真如他的猜測一般。這次好像又被李全壽那小子當了刀來使。
但這卻怪不得皇帝陛下。也許皇帝陛下只是在尋找理由。而趙石很可能在無意間立馬送上了刀子。
一旦改立年幼的皇次子為儲,傳到外間,大家只會說大將軍趙石如何如何,斷不會去誹謗君上。
皇帝陛下向來擅長借勢而為,深謀遠慮之處,猶勝於景興皇帝,換句話說,這一次。很可能是趙石自己跳進了坑裡。
趙石本不想再參與皇位爭奪之事,但這一次,想著得罪了太子也就得罪了,正好撇清在皇位爭奪之外,想來李瓊也不至於還厚著臉皮來擾他清淨。
至於朝堂上怎麼折騰,折騰去吧,出了簍子,也跟他這個大將軍無關,而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上來一個。一巴掌抽回去,也不是什麼大事兒。
但就這麼弄掉了一個皇子。讓趙石實在高興不起來。
趙石隨即將陸敖招到書房,劈頭便問,“陛下喜歡哪位皇子多些?”
陸敖眨巴著眼睛,無辜的看著趙石,顯然是不想說,趙石拍了拍桌案,什麼都沒說,眼睛卻盯著陸敖一點都不放鬆。
半晌,陸敖才不情不願的低聲道:“陛下曾言……長子李瓊……好謀無斷,又喜美色醇酒,無……人君之相……”
吞吞吐吐的說了這些,趙石呲了呲牙,還吸了一口涼氣,這樣的評語,簡直……但這樣的話語,怎麼會入了眼前這個女子的耳中?趙石多疑的性子又發作了,盯著陸敖開始從新打量。
好像知道趙石在想什麼,陸敖苦笑道:“當初勤政殿新成,先帝攜陛下入內觀攬,後設宴於先皇后娘娘宮中,酒至半酣,醉意已濃,先帝令陛下評斷諸子,以論賢愚……陛下當時就是這麼回答先帝的……”
趙石嘴角抽動了一下,想了想,勤政殿建成的時候,如今的皇長子李瓊也才十歲左右吧?還在幼齡,怎麼就得了個好謀無斷,喜醇酒美人的評語?
這皇家的人啊,真真是不能行差踏錯一步,小小的孩童,就被下了如此斷語,這皇帝,還就真是從小養成的,也必然是一個個的怪物。
既然說了,陸敖就痛快了起來,接著道:“先皇后娘娘還曾嘆曰,長孫年幼,何必苛責,想著將皇長子殿下儘早封爵出宮,但……無論是先帝,還是陛下,皆無此意,也就作罷了。”
趙石舔了舔有點發乾的嘴唇,接著問道:“次子呢?”
陸敖嘴角微彎,道:“那會兒小殿下還在蹣跚學步,陛下只用了聰慧二字來形容。”
趙石想了想,如今李全壽有四個兒子,兩個嫡子,兩個庶子,心中暗道,他孃的,還真能生養,生這麼多出來,以後也不怕鬧翻了天去。
嘴上卻不放鬆,追問道:“後來呢?”
陸敖自然明白,這問的不會是當年皇后娘娘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