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理由來勸一勸,宗廟對於皇帝,甚至對於本民族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如今趙曜竟然狠到拿自己將來的宗廟和血食來發誓,可見他對驅除韃靼,收服天下的絕對鐵腕。雖則大臣們被生生嚇出了三魂七魄,但趙曜的這句話,卻讓他在民間的支援率驟然飆高,甚至到了婦孺皆稱明君,聲望直逼**的地步!
他這一番宣言,不僅徹底地洗清了自己皇位的正當性,甚至還攢足了政治資本,徹底從一個資歷淺薄的幼主少帝,變成了天下共讚的明君雄主!
甚至,也因此擺脫了不少宋庭澤的影響。這場登基,是趙曜進行的一場多方博弈,既是與天下人的博弈,也是與群臣百官的博弈,更是與宋庭澤的博弈。而這場博弈的謀算,在他登基之前,幾乎沒有任何表露。眾人看到的,是他對繼任新帝的推辭,是他對建元帝的愛戴和遵從,是他在百官面前的悲痛陳詞,這裡面的每一舉每一動,都完美符合了眾人對於儲君,對新帝的企盼,畢竟任何一個被禪讓的新君,都是如此表現的。至於他們心底的想法,大家也都心照不宣。
即便是宋庭澤,也被趙曜這一副模樣給騙了過去,他看透了他在人前的表演,看透了他藏在絕食背後的野心,也看透了他對建元帝的恨意,他明明白白地知道,被自己親手扶上皇位的不是一個傀儡,而是一隻野心勃勃的狼崽子。
他從未感到懼怕,他甚至期待到有些戰慄,他早就在憧憬著與這位野心勃勃的新帝的交手!旁人總覺得他這一生波瀾壯闊、輝煌無比,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些事有多麼簡單,多麼無趣!他窮盡一生都在尋找著一個對手,一個值得讓他掀起眼皮瞧一瞧的對手!
見到趙曜的時候,是他這麼多年來,第一次對人感到有些興趣,他想著,終於勉強算是遇到了一個可能會成為對手的人,可惜,他太年輕太稚嫩,稚嫩到讓他懷疑,自己能不能等到他真正成長到巔峰狀態。所以,他費盡心思打壓他,讓他一次次地難堪,讓他一次次地忌憚,讓他連皇位都要烙上自己的印記,他知道他無法容忍這種至極的羞辱,他就是想要看看他有多韌有多強!
在他表演的那幾天,他是失望的,這樣常規的套路,無趣地讓人生厭,他甚至以為自己看走眼了,他這個好外孫,也不過是個一心裝著皇位的庸碌淺薄之徒。然而,今日這一出,卻讓他激動到渾身發抖,他果然沒看錯,一點也沒看錯!多狠吶!他的好對手,對自己都能如此狠毒的好外孫,真真是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第72章 命當該絕
對趙曜來說, 這是一局成功的博弈,對宋庭澤來說,這是一場成功的試探, 對群臣百官來說,這是一次成功的站隊,對天下百姓而言, 更是高興於迎來了一位明君, 所有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 唯獨落在韃靼人手裡的建元帝,成了那個被徹底犧牲的棋子!
所謂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這輪流轉的風水和命運,並不會因為某人貴為帝王, 就將他輕輕放過。建元帝的前半生, 靠著會投胎,愣是以他那蠢笨的資質執掌了半輩子的生殺大權, 隨意抹殺和主宰別人的命運。而如今, 他的蠢毒,終於把他半輩子的好運都耗完了,一國之君淪落為任人欺凌侮辱的俘虜,甚至, 在失去價值之後,可能會被當成豬狗一般宰殺。
當趙曜稱帝的訊息連同著宋庭澤擬定的那份詔書,以強硬地姿態由使者送到了通州城門下, 雖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韃靼人,蠻夷也,根本就沒有什麼外交道德。所以,趙曜當時找人來送這份詔書,亦是公開佈告,遵循自願原則。而這站出來的勇士,便是當初的通州守將,因負責護送趙曜而去到山東的陳大虎!
陳大虎的這個選擇,對沈芊和趙曜來說,是意料之外的,可卻也是情理之中的。如果不是當初被選中護送趙曜,此刻的陳大虎必然已經與他那許許多多的同僚弟兄一樣,在錢大人開啟城門的那一瞬間,以身殉國。
可如今,所有戰友都已死去,唯有他一人苟活於世,這對陳大虎這樣的鐵血漢子來說,是一件極痛苦的事,自從通州城破的訊息傳來之後,陳大虎已經連著好幾天一個人悶在房間裡,照顧他的小丫鬟更是多次見他喝得酩酊大醉,醉了就半夢半醒地痛哭流涕,整個人簡直頹廢到了極點。
所以這一次,當陳大虎站出來接了這使者一職之後,趙曜沉默了良久,一句話都沒說,直接點頭應允了。這是一個戰士將要去打屬於他的那場遲到的戰役,沒有人能夠阻止他與戰友們共進退。
陳大虎帶著聖旨來到通州門下,昔日巍峨的城門依舊悍然挺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