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明代軍屯,全是“一筆糊塗賬”,則無可置疑。王毓銓先生作《明代的軍屯》,還只輕描淡寫地說出數目上有誇大之處《明代的軍屯》,頁217。。而實際上其誇大到難於置信的地步。圖表三的每況愈下,即無法解釋。何以永樂初年,子粒幾與田賦等量齊觀?何以後來會退縮數倍?如果以前有剩餘,此剩餘做何去處?以後如有減縮,又曾做何法補救?明代文獻中不能尋出適當的解答。
圖表三永樂年間
屯田子粒數額
(單位:百萬石)
此間應注意者,明代之軍屯與民屯,始終無中樞之行政機構負責掌管。工部之屯田清吏司掌理柴炭名不副實。在國防邊境之衛所,奉命利用所在可以耕種的田土是否可行,上級毫不聞問。在內地之衛所,所撥為軍屯的田地,也不是集中於一處,而是此處數畝,彼處數畝,與民間田土,互相錯綜。《明史》所稱每軍受田五十畝,交納子粒二十四石《明史》,77�1884。,只能代表中央設計者理想中的原則,與事實完全不符。《春明夢餘錄》指出四川省在明代初年稱有屯田65 954 500畝,而當時軍則只有14 822人,如全數屯田,則每軍應耕田4 500畝矣孫承澤《春明夢餘錄》(香港影印古香齋袖珍本),。。其不足信可知。而這種謊報,迄明代未止。如嘉靖年間各邊區仍有屯田子粒數,而戶部尚書潘璜即奏稱“十數年並無一處通關奏繳”徐孚遠等編《皇明經世文編》(臺北,1964影印本),198�19。。龐尚鵬奉命清查軍屯,其報告遼東情形,則稱“兵荒相尋,尺藉消耗,耕作之業,率歸舍餘,屯軍已盡廢矣”。及其至大同,則稱“或據冊有數,而納糧無人”。及其至甘肅,則稱其經理為“操縱收縮,莫知端倪”《皇明經世文編》,,24;359�3;360�10。。而官方統計,仍稱屯糧收入每年370萬石,其虛冒情形可知矣。
何以《太宗實錄》內屯田子粒幾成直線下降,只好猜測系當時上級冠冕堂皇地責成各部隊屯田,自五軍都督府至各衛所,不得不盡量報告,全部赴事,於是按照人數計屯田子粒。永樂既好大喜功,經常徵集衛所員兵遠征。每一差派,負責官員才有所藉口,將子粒數剔除。這是我們暫時的結論。(除非更有新發現之資料提供新說法,並指出這猜測謬誤外,目前情況不明,更無其他方法,足以解釋此中奧妙。)
圖表四永樂年間
徵收鹽引額數
(單位:千引)(D)徵收鹽引鹽引數目,在永樂年間之初期,每年120萬引增至中期之150萬引,茲後即逐漸下降,至低於110萬引。(1411年數目不見於實錄。)但其伸縮,事實上尚為可能。當時除有少數“小引”外,標準大引,每引400斤,粗率計算可供成人40人一年之所需。如年產鹽120萬引至150萬引,即可供6 000萬人口一年之所需。此與當時官方報告之人口數,亦算相符。
永樂初期所得食鹽,用於“開中”,亦即商人納糧草於邊軍,邊軍的經理者給予“倉鈔”,商人憑倉鈔赴鹽場請領鹽,但鹽場又須經過南京戶部給發“鹽引”。鹽引即為路票,無引食鹽不得通行,亦不得售賣。雖其管制多端妨礙輸運,明代中期之後食鹽官賣之積弊叢生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有詳細的記載。食鹽公賣在;但是在會計制度上言,其賬目經過多方核對,尚不易產生無中生有、本末顛倒的現象。
永樂年間,一部食鹽,亦由政府直接賣並分配於民間。當時因紙幣之稱“寶鈔”者,發行過多,希望“回籠”,亦以食鹽兌換民間之寶鈔。浙鹽則用之支援徵安南之軍費。1418年後統計顯示鹽引數額下降,想系由於以上諸項支出;而非製造之減少永樂期間食鹽收入作為政府其他各項費用之事例甚多。見《太宗實錄》,頁0176~0177;0249~0250;0280;0589;0590,0622~0623。。
圖表五永樂年間
收入銀兩數額
(單位:千兩)(E)收入銀兩銀兩收入數在《太宗實錄》中表示初年逐漸上升,至1421年後則下降。但整個數字對國庫收入,無重大影響。因其最高額只三十餘萬兩。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明《太宗實錄》中的年終統計(8)
永樂期間民間仍不得以金銀交易。政府所得銀,一部向雲南邊境土司徵集,稱為“差發銀”,一部由政府開礦所得,謂之“閘辦”。即根據礦工人數,責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