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社會秩序徹底瓦解。於是,一個個“塢堡”地方自衛組織相繼建立,中國儼然進入另一個新形態的戰國時代。
中國歷史家認為,自公元220年漢代覆亡至581年隋朝興起,當中是一段長期混亂和令人失望的時代。從某些角度看來,這也確是事實。我們甚至可以說,這等於三十年戰爭給德國的災害加十倍。中國北部不少地方人口為之減少;古代的五銖錢從周朝的後期即已流通,至漢朝更為普遍,透過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在許多地方因之絕跡。既然缺乏有效的中央政府,每遇災荒,人民呼籲無門,其痛苦的情形不言而喻。在這期間內有公元309年的大旱災,大河流都可徒步透過;而又有公元369年的疫疾,長江下游北岸的廣大地區人民因之相繼死亡。
新形態的戰國時期
然則,稱這時期為“黑暗時代”則不正確。雖說在這段長時期內戰事若斷若續,但大規模的征伐和有決定性的戰役不多。若非如此,則以後的統一亦必採取不同的步驟。很顯然的,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與戰國時代截然不同。經過四個半世紀皇權政治的掌握,中國已與封建體制解散之後所產生多數帶競爭性的王國的情況大有差異。士紳階級的廣泛分佈也使全面動員困難。從記錄上看來,這次分裂期間軍隊裡的兵員大致都由招募而來。
少數民族在###的場合裡出現,增加了局面的複雜性。傳統上稱為“五胡亂華”,其實這些少數民族包括藏族及阿爾泰語系(Altaic)的民族,後者又有原始蒙古人和初期的突厥語系人種。可是在多半的場合之內,即使專家也不能斷定其人種語系了無差錯,更不用說當中的混合部隊了。他們與某些漢人冒險家在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在華北建立了十六個王國,有些在短期間內前後重疊,有些彼起此伏。在初起時,他們既稱為“蠻夷戎狄”,少不得帶毀滅性。一待到他們將所創的朝代佈置妥當,他們也建孔廟、立太學開始注重文物,提倡農桑。當中有兩種入侵的民族竟開始修築長城,以防其他遊牧民族緊隨著他們的來路,打擾他們新建的王國,可見得其改變程度之深。
在這分裂期間的後期,漢化的胡人在北方所建國家與漢人在江南的“流亡政府”不時進行拉鋸戰,互有勝負。但商業上倒有了來往,南北的使節也互相訪問。可是始終沒有人提出這種分裂的局面應當視作當然,聽任其存在,各小王國也應當保持現在所能控制的地域。在南方或在北方,組織政府的原則仍是政治哲學,而不是地緣政治(geopolitics)。這廣大地區稱為“中國”者,內部之文化既混同一致,即沒有其他的邏輯,或甚至適當的國界,可以支援分裂的局面了。只有天下一統這一觀念,才能在意識形態上使文官集團有了思想的團結,這種趨向可以在當日的檔案中看出。
後漢末季曹操企圖重建強而有力的中央政權。他的成功僅及於魏。他再想興師###南方,卻慘遭失敗,他的子孫繼業也無一功成,此中原委可能為今日之旅遊者及歷史學者所感興趣,因為當中有地緣政治的關鍵在。
三國鼎立時期
當時的蜀漢以今日的四川及鄰近區域作地盤。因具有充分的人力及資源,足以支援長期之戰事,已有國家之內另一國家的姿態。其跨地既廣,四周仍有適當的山川作屏障。近年來不少的旅遊者已經在其東部看到長江的三峽。其實遊客從下游溯江西行,費時雖多但印象更深。兩岸的絕壁既已垂直地掉入水中,其下一段景物本來也是別有洞天,經過一段耽擱,越是在意料之外,出其不意地展開,越能令人尋味。不僅刻下提及的公元3世紀內戰中,無人敢於攻入三峽,即是第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已逼近峽谷之東,也同樣感到束手無策。
三國鼎立示意圖
魏與蜀之外,第三個國家為吳,所在為水鄉。吳國既擁有水師,也沿著長江將各城市設防。今日的南京(過去曾稱建康及金陵)建立於吳。當初創時城居水濱,沿岸之石壁與城垣構成一體,作為防禦戰時堅強的憑藉。據說今日這石壁之一部仍可在市內看出,只是因為長江改道,這痕跡現在離江濱已有相當距離了。
公元3世紀魏蜀吳三國長期鼎立的局面已成。當中魏長於騎兵,似佔優勢。迄至公元263年,距曹操首先伐吳及蜀已半個世紀,魏將司馬昭終於打破此中僵局,他在萬山之中,人跡不到之處行軍,以奇襲方式突出蜀漢之後門。此計既成,收拾殘局,只是指顧間事。只是他翌年去世,子司馬炎乃抄襲曹家辦法,倡言天命已由曹家轉移到司馬家,他在公元265年成立晉朝,讓曹魏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