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代太子殿下,以及王兒謝過先生!”
“只是不知先生可有破局之法,讓王兒重獲陛下喜愛?”
張宗浚側身避過太子妃的大禮,聽到太子妃這樣說,趕忙躬身回了一句。
“此事好辦,只需讓允炆殿下上書,請命為朝廷效力即可。”
呂氏聽到這個辦法,兩眼立馬露出興奮的光芒,急不可耐地追問道。
“還請先生指教,具體如何行事?”
“大明的兵器製作分為軍器和兵仗兩類,其中軍器耗時耗力,所需材料繁雜,所役使的匠人也動輒上萬,只要有一個環節處理不好,就會引發大問題。”
“相對來說,兵仗製作更加容易,只是些鞍轡之類的物品。”
“太子妃可令允炆殿下向陛下上書,願意監管兵仗局,為朝廷效微薄之力,陛下大機率會應允。”
“因為陛下現在也非常猶疑,對允炆殿下也並未完全放棄。只要允炆殿下表現出一定的成績,必然能重新獲得陛下的寵愛!”
呂氏聽到這話大喜。
“本宮多謝先生解惑,只是本宮還有一點小小的疑慮。王兒年幼,身旁又無高人輔助,貿然接手庶務會不會舉止失措?”
張宗浚一聽這話就明白了,這是太子妃讓他幫朱允炆尋找幫手呢。
“此事不難,只要太子妃娘娘借微臣一樣東西,微臣自然可以幫允炆殿下尋到足夠多的幫手。”
“何物?”
“娘娘之鳳印爾!”
呂氏突然聽到張宗浚說“鳳印”,臉上立馬閃過一絲驚色。
一般來說,只有皇后的金印才能稱之為鳳印,張宗浚此言有點過於僭越了。
但呂氏在略微慌亂後,心裡還是有一點小小的竊喜,感覺此人確實上道。
“先生要本宮金印何用?”
“須持娘娘之印用做信物,否則六部堂倌豈會聽微臣一介七品小官之言?”
……
戶部尚書值房。
陳宗禮剛給自己泡上一壺好茶,就看到兵部尚書茹常優哉遊哉地走了過來。
茹常用鼻子嗅了嗅誇讚道。
“可以呀,你這裡竟然有云霧芽茶!”
陳宗禮得意地笑笑,心道也不看咱是幹啥的,守著戶部要是沒茶喝,那也太丟人了。
“一會兒給你包上兩斤?”
“小氣!”
茹常伸開五指,往陳宗禮的桌子上用力一拍。
“五斤!”
“好!”
兩人坐下喝了一會兒茶,茹常這才裝作不經意間說了一句。
“扶蘇苦呀……”
陳宗禮聞言怔了怔,不解的看向茹常。
茹常悄悄走上前,從袖子裡摸出一張巴掌大的便箋,上邊印著一個淡淡的金印——太子妃寶印。
陳宗禮見到此物大驚,趕忙拿過去仔細比照一番,在確定無誤後才還給茹常。
茹常接過便箋,直接從袖子裡摸出火摺子,將其點燃後扔進一株枯死的花盆中,待到全部燃成灰燼,又使勁吹出一口氣,將所有紙灰吹散,這才重新開口說話。
“扶蘇雖賢,不免流於邊塞。胡亥雖劣,卻常伴於始皇之側,如之奈何也?”
茹常這番沒頭沒尾的話,如果換做別人,肯定聽得一頭霧水。但陳宗禮只是略微一琢磨,就知道這貨在借古諷今,而且是得了太子妃那邊的授意。
“可是要比較一番嗎?”
茹常點點頭,隨即壓低聲音道。
“那邊的意思是兵仗局,你覺得如何?”
陳宗禮聞言略微思考下道。
“兵仗局確實不錯。”
“現在各地都缺鐵,有錢都買不到。雖說戶部給三皇孫撥了十五萬兩銀子,但這點錢根本買不齊足夠多的鐵料和木炭等物。”
“但相對來說,兵仗局就簡單多了。鞍轡之物所用鐵料不多,行文各地的話還是能籌措出來的。”
“再撥付過去十幾萬兩銀子,多給匠人點鹽巴、糧食,那群匠人一定感恩戴德,感念允炆殿下的恩情。”
茹常見陳宗禮聽懂了自己的意思,也就不再多坐了,隨手從袖子裡掏出一個文書扔在桌子上。
“趕緊給我批了,也不算我白來一趟!”
陳宗禮開啟文書一看,只見是一個撥付邊軍糧草的文書。
此等文書可快可慢,可急可緩,只是勞動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