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978年的9 131美元;義大利從1960年的638美元增為1979年的5 142美元。西德每千人的汽車擁有數量從1948年的輛增至1970年的227輛;法國則從37輛增為252輛。無論你對此作何估價,儘管還存在著地區差異,但實實在在的增長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考察一下每個老牌強國所發生的變化,便可以清楚地看出,經濟的總增長伴隨著各種不同的發展速度,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在阿爾卑斯山以南,出現了一種特別引人注目的現象,記者們誇張地稱之為“義大利奇蹟”。該國國民生產總值1948年之後以3倍於戰爭期間的速度飛速增長,這一勢頭一直持續到1963年才減慢下來。在此期間,除日本和西德以外,義大利的經濟發展比任何國家都快。然而,回想起來,這種現象也並不奇怪。義大利一直屬於“歐洲四強”之末,換言之,它以前從未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經濟潛力。義大利擺脫了法西斯主義荒唐的經濟政策,加之美國的有力援助,企業家們利用國家規定的低工資帶來的低成本和設計方面的聲譽,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了出口業,特別是對共同市場的出口。義大利利用水力發電和廉價進口的石油,補償了本國煤炭供給的不足。汽車製造業的成就則給義大利的經濟發展增添了催化劑。由於義大利汽車需求與消費量增大,菲亞特汽車製造廠生產的汽車在國內市場的地位經久不衰,這為它向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國家出口汽車奠定了有力基礎。與此同時,製鞋業和優質服裝業等傳統制造業,不斷向市場推出新的產品。至60年代,義大利冰箱暢銷歐洲所有國家。但是上述成功絕非毫無缺陷。義大利南北方之間的差距依然長期存在;而且,無論城市或者鄉村,各方面的社會條件都遠不如北歐國家;政府不穩定;大規模的“黑市經濟”;高額的財政赤字以及高於各國平均值的通貨膨脹率,等等。這些都影響了里拉的價值,並且表明義大利的經濟復興是脆弱的。每當同歐洲各國的收入或工業化程度做比較,義大利總是比不上其發達的鄰國,但若拿增長率做比較,情況就好得多,這又說明義大利經濟的起點較低。

兩極世界的穩定與變革(31)

相比之下,1945年的英國經濟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至少在歐洲大國中是如此,也許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在往後40年中英國經濟相對衰退的緣由。也就是說,由於英國(同美國一樣)沒有遭到戰爭的嚴重破壞,其增長率不可能像那些從軍事鐵蹄下與戰爭破壞中恢復過來的國家一樣高。至於心理方面的因素,正如前面所述,英國並未被打敗,它依然是“波茨坦三強”之一,並重新獲得了其世界帝國的一切,這種事實使英國國民很難產生徹底改革其自身經濟制度的願望。英國戰後沒有建立什麼新的機構,而是保留了傳統的工會、行政機構和古老的大學。雖然工黨政府1945—1951年推出國有化和建立“福利國家”的計劃,但並非更加深入地對經濟機構和工作態度進行重新調整。因為依然自信在世界上居於特殊的地位,英國繼續依靠所獵取的殖民地市場,竭力維持英鎊價值,但結果卻是徒勞的。英國保留了大量的海外駐軍(耗費了大量金錢),並拒絕加入歐洲統一程序。在北約國家中,其軍費開支僅次於美國。

1945年後初期的英國,因為其他國家更為明顯的缺陷,以及它深謀遠慮地從印度和巴勒斯坦撤出,一時的出口增長和在中東與非洲的帝國地位得以維持,這一切都使得它在國際和經濟上的真實地位被部分地掩蓋起來了。1956年,埃及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給了英國當頭一棒,這不僅暴露了英鎊的疲軟無力,同時也表明了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如果沒有得到美國的許可,英國就休想在第三世界國家動用武力。有人可能會說,英國的衰落更是被以下做法和事實進一步掩蓋了:在防務方面,1957年以後,它開始執行倚重於核威懾的政策,這要比龐大的常規力量省錢,但卻仍可表明其大國地位依舊。在經濟方面,英國同樣分享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經濟繁榮。雖然說英國經濟的增長率在歐洲幾乎是最低的,但它比以前幾十年的情況總算好一些。難怪麥克米倫對英國的選民說,“你們從未有過這樣好的境況!”如果從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洗衣機和小汽車的數量來衡量,麥克米倫的說法具有歷史的正確性。

但是,與其他一些發展速度更快的國家相比,正如德國人所譏諷的那樣,“英國得了‘英國病’”,即:好戰的工會制度、低劣的管理、政府的“原地踏步”政策、在文化上對刻苦工作和企業家進取精神持否定態度等等混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