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拿回來又放回去,放回去又拿回來,反反覆覆,來來回回地折騰。每一次採購,都是一種心理上的掙扎與折磨。
有一些美國人不喜歡吃的食品,價錢就很便宜。美國人愛吃排骨,卻不吃腔骨。白煮腔骨蘿蔔湯就成了我們家的看家菜了。喝湯、吃蘿蔔,並且很有耐心和興致地將腔骨上的每一點肉,都用筷子摳出來吃,覺得好香呢!
當時,家裡更常吃的是大白菜餡餃子。面、白菜加上一點點豬肉餡,自己動手包出來的,又好吃又便宜。包餃子,當時是我們全家的一件大事。我們常常是一下包出來很多,將剩餘的餃子放在冰箱裡,冷凍起來,下頓再接著吃。家裡來了朋友,我們也是以餃子招待客人。吃餃子,聽起來很幸福,如果是天天吃、頓頓吃,就不那麼幸福了,吃來吃去便吃傷了。家裡另外儲存的一種食品是泡麵。美國的泡麵極便宜,一包只要0�1美元,合人民幣8毛錢。而且是連湯帶面,經濟又實惠。
我們家一到月底,常常會遇到“青黃不接”的時候。說也湊巧,有那麼一個月底,家裡的米麵都沒了。如果是沒菜,還能湊合,沒有主食,就難了。萬般無奈之下,先生決定將家裡唯一的一架二手的照相機賣了,買米吃。那天中午,已經12點多了,先生站在二樓臥室的窗邊,引頸期盼著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