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性使其成為新人練手的上佳選擇。

事實上,以上這些型別的劃分,除了穿越歷史等少數子分類外,大多隻體現了作品的背景、主角能力等表象特徵,而不涉及它們內在本質,因此,從大類上判斷題材的好壞是相當無稽的。在選擇創作題材時,必須看清它真正的賣點所在,以此來判斷其可操作性以及前景。

最後,還是那句話,沒有最好的題材,只有最適合的題材!

四、設定什麼樣的角色

起點的,推動作品發展的原動力主要有三個,一是靠情節來推動作品,二是靠人物引出劇情,三是靠異能法寶決定走勢。其中,第三種情況只是少數,而且上文已經提到過,這裡就不再多說了。相比之下,前兩種模式更為常見,也更為傳統。

這兩種寫法,第一種模式對人物刻畫的要求要低些,哪怕人物形象模糊、性格不鮮明,也不會影響情節的發展,而後一種,則正好相反,作者寫作前可以不用考慮完整的情節架構,但要對人物塑造有個很好的把握,尤其是主角的個性一定要突出,讓書裡的人物自己來推動劇情的發展。

初看起來,第二種模式對人物塑造有一定的要求,似乎是難了些,其實不然。要知道,作品想要成功,雖然不需要多大的創意,但畢竟不能完全與別人的作品相同,否則就算不是抄襲,也會讓讀者感到厭煩,所以,多少應該有些改變。如果是靠情節推動的作品,想要寫出不同來,就必須在每一個情節上下心思,想方設法寫出新意來,而靠人物推動的作品,則只需要在人物設定時花點功夫,之後則完全由人物來決定情節了,當人物個性突出時,同樣的情節起因,就會發展出不同的過程、不同的結果,看起來,也就是具有新意了,所以,以人物引出劇情,麻煩的只是一時,總體來說會省事不少。

那麼,怎麼樣才能塑造出形象鮮明的角色呢?對於筆力還不足的新人來說,把人物臉譜化是個簡便易行的辦法。雖然這並不是上乘手段,也容易使人物缺少靈氣,但至少,臉譜化後的角色形象會更鮮明,性格能更突出,在特定的情節中,也更容易把握。

塑造臉譜化的人物,主要要注意簡單化,比如設定這人是蠻橫的,就要突出這一點,並且一路蠻橫到底,而不要讓他擁有複雜的性格,什麼蠻橫中帶有善良,善良中夾著暴虐,就很要不得,雖然這會使人物更為真實、更為豐滿,但卻破壞了臉譜形象,反而不太容易被讀者記住。

為了彌補臉譜化的單調,有一個小技巧可以使用,那就是人為地給人物製造一些小小的缺陷,或者比較特殊的癖好,比如特別愛吃香蕉,比如特別不喜歡洗髮水,比如最討厭別人碰他鬍子,比如喜歡有事沒事摸自己鼻子,或者,喜歡說某個經典的口頭禪……有了這些特徵,人物形象看起來會豐滿不少,而且,這也能使高高在上的角色顯得更為平易近人,同時,那些特徵也能方便讀者記憶,尤其是當某一特徵成為人物的招牌之後。

上述技巧,不僅可以用在主角身上,也可以考慮加給配角,而且,因為他只是配角,擁有的缺陷也可以更自由一些,不必太多考慮讀者的觀感。這一技巧可以在大部分作品中使用,尤其是競技類作品,因為它對人物刻畫要求比較高,除了主角,其他的隊友或主要對手也是相當重要的,這類作品,往往是人物眾多,而且一出場就是一批,如果人物缺乏能夠辨別的特徵,很難被讀者區分開來,更別說被他們記住了。

另一個可能用到這一技巧的地方是對女主角的刻畫。在許多作品中,女主角不是惟一的,而許多新人作者無論是生活經驗還是筆力都有所欠缺,很難把每一個女主角都刻畫得栩栩如生,甚至許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花瓶女主角,除了名字不同外,別的就再也沒有區別了。其實,要想在這裡加以改進,有個討巧的辦法,就是類似於上述的缺陷安排,我們也給幾位女主角加以各種表象上的特徵。比如,女主角a胸部特別大,女主角b是個小羅莉,女主角c擅長跳舞,女主角d特別有錢,女主角e特別冷漠……只要在之後的情節中不時體現這些特徵,角色就很容易被讀者區分開來了,他們會記得誰是會唱歌的女孩,誰是會跳舞的女孩,並且進而會認為這些女主角不是花瓶。這樣,讀者對作品的印象自然會好上許多。

除了對人物的刻畫,在人物設定時,還得分清他們的主次,究竟是一次性使用的路人甲、宋兵乙,還是貫穿全文的重要配角,對他們的描寫力度應該有所不同。同時,設定好人物之後,也得合理安排他們的出場次序和方式,尤其是出場的時間要控制好,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