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時,皇宮起火,雖然不知道是誰放的,但大軍入宮後可沒怎麼熱心救火,以至於皇宮損毀嚴重,皇帝登基前,都只能住在小偏殿裡。現在他都登基幾個月了,又立了皇后,封了妃子,還只修繕了幾個宮殿,那麼多人擠在一處。如果是要繼續以南京為都城,為什麼連皇宮也不修呢?想必是覺得遲早要遷都的,沒必要費那冤枉錢了吧?”
章寂板著臉道:“你知道什麼?皇上說了,他初登基,朝中百廢待興,有銀子也該用在更要緊的地方,他在宮中並不是沒有地方住,住得也還算舒適,也就不必大興土木了。這是皇上仁德愛民之處,怎能說他是想著要遷都呢?”
“好吧,那咱們就說別的。”明鸞道,“這皇宮當年建的時候,花了多少時間?現在燒了大半,要原址重建,就得先把廢墟清理了,再蓋新的,又要花多少時間?多少銀錢?若是……”她頗有深意地看了祖父一眼,“若是皇上在位期間,風平浪靜,國庫也漸漸富裕起來,讓人慢慢修宮殿,確實遲早有修完的一天,可是……如果中途發生什麼意外呢?跟原址重建皇宮相比,另找地方修一座全新的,要省事得多,當然如果原本就有大片建築群做底子的話,修起來就更輕鬆了。”
章寂臉色一變,他明白孫女的意思了。如果在未來幾年內,燕王取皇帝而代之,坐上了皇位,與其勞民傷財地重修南京皇宮,倒不如在北平燕王府那一大片地的基礎上修建新宮殿,更別說燕王府本身就是元代時的皇宮所在,位置、風水,都是正合適的。而且北平正是燕王的地盤,他定都在那裡,做事遠比在南京時更得心應手。
明鸞瞧著祖父的神色,知道他已有幾分信了,忙又問朱翰之:“我聽說燕王、舅公和大伯父他們帶兵把蒙古人打回去了,那蒙古人還會再打回來嗎?”
朱翰之馬上就理解了她的用意,笑道:“十年之內,他們是休想恢復元氣了,但十年後卻難說。雖然大軍進襲是不可能的,但小打小鬧卻保不齊。北方邊境大城不多,有些小城小鎮或是小村子遇上蒙古人,半點抵抗之力都沒有,每年總要叫蒙古人搶走不少糧食財物,也要死上許多人。我在燕王府時就聽人提過,因為燕王鎮藩在外,離京城遠,朝中又時常有人猜忌於他,讓他行事多有不便,即使有意剷除這些害民之匪,也是有心無力,生怕朝中大臣會參他妄動兵事,因此多年來都苦惱不已。”
明鸞忙道:“就算朝中無人猜忌他,他要出兵打蒙古人,也要先問過皇上的意思吧?記得從前在德慶時,你就跟我提過,他要趁著發兵南下之前先趕緊把蒙古人收拾了,斷了後顧之憂,但擔心建文帝和馮家一夥人會用這個理由發難,所以就耍了點花招,讓奏摺多耽擱些日子才到建文帝手裡。雖然建文帝一向看他不順眼,但這想必也是規矩了,藩王在外要動刀兵,肯定要先得到皇命允許才行。萬一蒙古人發兵南下,從北平到南京,兩千多里地,起碼要隔幾天朝廷才能收到訊息,哪裡還來得及?若是定都在北平,別的不說,訊息也能靈通些,蒙古人想要搞事,就沒那麼容易了,朝廷隨時都能發兵滅了他丫的”
朱翰之抿嘴掩住笑意,點頭道:“確實是這個道理。不過南京是祖宗定下來的都城,也有它的好處,不是那麼容易就能遷走的。”
“這個我知道。”明鸞道,“就算要遷都,也不是一年半載能解決的,大不了兩邊都是都城,皇帝視具體情況而決定在哪邊住好了。這邊離鳳陽近,要祭祖什麼的,自然還是回來南京方便,夏天熱的時候就去北平避暑,冬天北平冷了,就回南京避寒,衙門也可以兩邊都設,公文件案什麼的統統一式兩份。我記得不是有個京杭大運河嗎?重新修一下,兩邊來往就更方便了。”
“胡說八道”章寂再斥孫女,“事情哪有這麼容易?無論是修建新皇宮、遷都還是修運河,都是勞師動眾的大事,你以為象你兩片嘴皮子一碰說句話這麼簡單麼?”斥完了,他心下細細一想,心情更失落了。不提孫女說的理由,樣樣都有道理,只看朱翰之的態度,就知道燕王一但登基,遷都之事至少有六成的可能會發生。既如此,他又何必再自欺欺人?
明鸞見他的臉色不好,不由得生出些不安:“祖父,您別生氣,我……我並不是有意說這些讓您難過的,只是想著……咱們家被抄家後,雖然皇上把莊子財物賜還了,但那只是一部分,還有許多東西都沒了下落,咱們家是大不如前了。若是真的會遷都,那提前做些準備,也是為了家中子孫日後的生活,退一萬步說,就算遷都這事兒是子虛烏有,咱們也不虧什麼,地還在那裡呢,總是能用的……”
章寂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