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縣令選舉(上)】………
從北京趕來參選的進士、舉人們集體來到總督行轅,嶽大人是什麼身份,自然不會親自出門迎接,只是叫請到正堂說話。
眾人被請到正堂,先行參拜嶽肅,終究是有功名的人,也不用行跪拜之禮,躬身問安,也就完了。見過禮數,嶽大人客氣兩句,說了番開場白,隨後問道:“諸位來浙江應選縣令,可做好準備?”
“不是說讓百姓選舉嗎ˉ讓他們選就是了,有什麼可準備的。”下面有人出聲嘟囔道。
這廝的話,似乎引起其他人的共鳴,跟著又人說道:“是呀,嶽大人。聽說是由百姓選舉,既然是他們選,我們人到了就是,不知還要準備什麼呢?”
他們雖然不知道嶽肅讓他們準備什麼,卻也明白,絕對不會是銀子。十萬兩銀子擺在嶽大人面前,嶽大人都不稀罕,更何況是他們的那兩個小錢。
嶽肅微微一笑,說道:“雖說是百姓選舉,但你們總得對百姓說點什麼吧,不然的話,百姓又憑什麼選你當縣令呢?縣令官不大,但卻是一縣百姓的父母,他們要選,也是選一位公正廉明,會對他們好的父母。”說到此,嶽肅又是一笑,說道:“現在說這話,也不知你們懂不懂,可本督相信,裡面總有會懂得人。這樣吧,本督公務繁忙,沒有那麼多時間,現在你們是想應選哪個縣的縣令,就把名字報上來,本督這裡記錄在案,然後統一安排。”
“嶽大人,不是挨個縣選嗎?按您的意思,是不是我們每個人只能應選一個縣的縣令呀?”有一個人小心地問道。
“確是這個意思,你們每人只能應選一次。浙江這裡,一共有十三個縣出缺,和你們一起應選e勺,還有浙江全省各個縣的縣丞,他們都已經報了名字。你們現在也都報一下。主簿,你把浙江都哪個縣出缺,告訴他們,讓他們自己報名。”嶽肅吩咐道。
總督行轅自然設有主簿,剛剛嶽肅就已讓他拿來卷宗,主簿出缺的十三縣的名字告訴眾人,讓眾人一一選擇。
浙江富庶,天下有名,尤其是出缺的這十三個縣,沒有一個是窮縣,比方說杭州府治下出缺的三個縣,餘杭縣、臨安縣、昌化縣,那都是富裕的地方,當縣令能來這等地方,完全可以用féi的流油來形容。15
總督大人既然告訴報名,那就報名吧,雖然大傢伙剛開始以為是挨個縣的參選,現在知道每個人只能選一次,便謹慎起來。餘杭、臨安是一等一的富縣,誰不想去,報名的最多。
但也是因為報名的太多,競爭自然也強大,有那出身低的舉人,擔心競爭不過,考慮一下,便選擇了那競爭力較弱的縣。不過趕來參選的人能有過百,缺卻只有這麼十三個,不管去哪裡,都會有競爭,只是強弱罷了。
這些人報完名之後,主簿將報名記錄呈給嶽肅觀瞧,嶽大人簡單瞧了一下,說道:“你們現在都已經報過名字了,既然有心到那裡威為縣令,造福一方,起碼到對該縣有所瞭解。
這樣吧,本督給你們撥發盤纏,你們各自去應選的縣裡瞧瞧,瞭解一下風土人情。為期半月,然後到當地府衙集合,本督自有計較。”
嶽大人的話,眾人不敢違逆,別看不明白嶽大人的心思,但是話中的意思,卻是明白了。先去報名的縣裡瞭解一下,這有什麼好了解的呀。進土、舉人一個個mímí糊糊,但也只能點頭應是,拿著盤川路費,前往自己參選的縣裡。
半個月的時間還不快麼,到了地方轉上兩圈,很快就到了。有的甚至是直接去的當地府衙所在的城市,hún到時間,便到府衙報到。對不少人來說,百姓選舉就讓他們選唄,反正是看運氣的東西,有什麼可折騰的。
可是,真格細心走訪的人,也不是沒有。
有一位姓龐的舉人,年紀已經過了四十,他是三十一歲中舉,接著去考進士,一直都沒有考中。後來心灰意懶,覺得自己年紀不小了,就到吏部報到,想要討個差事。正好趕上浙江選舉縣令,他一個小小舉人,而且考試成績還排在後面,這般水平能給個主簿或者是縣丞就已經不錯,當然還得排隊等。既然有當知縣的機會,還是富庶的地方,怎麼能不爭取,龐舉人報了名字,隨眾人一起來到杭州。
現下嶽大人讓去參選的縣裡瞭解情況,龐舉人料想必有深意,還就真的去了。他走訪的很細心,先是瞭解縣裡的百姓都是靠什麼過活,跟著又去了解前任縣令是因為什麼下馬自勺,當他全部瞭解清楚後,他忽然意識到,嶽大人讓他們來,還真的是有深意。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