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9部分

,以前倭寇鬧得厲害。但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倭寇了,開海之後,會是個啥樣子,她一點也不清楚。

“不良後果,臣認為不會出現大的後果,眼下我大明水師強盛,哪怕真的會有什麼意外事情發生,臣也相信,憑我大明強大的軍力,一定可以解決。而且,臣這次開海,也沒有打算一次性的全部開放,只打算先在日照縣開埠,循序漸進。日照縣距離登州不遠,登州現已成立水師,到時一旦有事,登州的水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去馳援,確保沒有意外發生。還有,開海之後,勢必會給朝廷帶來極多的收入,不管是商人出海,還是進港,朝廷都可以徵收重稅,微臣打算,出海貨物,增收百分百的稅銀,進港貨物,增收百分之二百的稅銀,海外貿易利潤極大,商人們一定願意。還有,朝廷的戰船也可以出海進行貿易,並保護商人的船隊,向商人們收取保護費。如此一來,朝廷每年下來,絕對會增加不菲的收入。”嶽肅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真的會有這麼大的收入?”張嫣不置可否地問道。

“請皇上和太后放心,只要港口一開放,朝廷的收入一定與日俱增,絕對不會再出現以前那種入不敷出的情況。”嶽肅說道。

“卿家說的似乎有理,但禁海之事,是祖上定下的,一旦開海,是不是會有些不妥……”張嫣有些為難地說道。

“太后,您這話不對了。在成祖時期,成祖曾派鄭和七下西洋,我大明海事極為繁榮。海運昌盛,國庫也跟著充盈,成祖還能拿出足夠的銀子修長城,編著永樂大典。後期禁海,只是因為倭寇作亂,才行無奈之舉。眼下四海昇平,再無倭寇,解除海禁,進行遠洋貿易,正是時機。”嶽肅說道。

“也對呀……”聽了嶽肅的話,張嫣頓時覺得茅塞頓開,認為嶽肅的話沒錯,沒有了倭寇,開海似乎也沒什麼不妥。於是,張嫣又道:“嶽卿,這件事,你們內閣票擬一下,如果認為可行,皇上就準了。”

“臣遵旨。”嶽肅微一欠身,隨後說道:“皇上、太后,臣還有一樁事,想要奏請。”

“卿家有什麼事就說吧。”張嫣說道。

“臣想說的事,是關於藩王封地的事情。”嶽肅說道。

“關於藩王封地的事……”張嫣沉吟一聲,說道:“是呀,這藩王封地的事,確實叫人頭疼,前些日子,福王還上本,請朝廷還他家土地。當初一句從緩,結果一拖就拖到現在。愛卿呀,你看看能不能劃些土地出來,先還給福王,省得他三天兩頭的上摺子。”

原來,當初福王的土地,太后的一句以後再說,嶽大人真就以後再說了。而且,這個以後還是無限期擱置,距離剿滅流寇,一年半都過去了,嶽肅都沒提過歸還福王土地的事。福王隔一段時間就上摺子,太后也是三番兩次找嶽肅提及此事,嶽肅是能拖就拖,一直拖到現在。

今天嶽肅提及藩王土地,張嫣還以為嶽肅說的是福王這事呢。

“太后,現在臣倒是想撥些土地還給福王,可是天下的土地,盡皆有主,一旦強行沒收百姓的土地,搞不好會掀起什麼軒然大波,要是再行造反,好不容易安定的天下,不就又亂了。臣曾聯絡了一些勳貴,想從他們手中購買土地,還給福王,可是那些勳貴都不願意出賣自己的土地,那臣也沒有辦法呀。”嶽肅故作為難地說道。

“嶽卿,那以前的土地,不也都有主了,可列祖列宗不都能夠將土地賞給藩王麼。怎麼到了現在,反而不行了呢?”張嫣嘴上客氣,心中卻極為不悅。

“事情卻是這樣,可就是因為歷代皇上總是把土地賞給藩王,令百姓手中沒有了土地。百姓沒有土地耕種,那他們吃什麼,迫於無奈,只有鋌而走險。前些年流寇作亂,皇上和太后也不是不知道,要是百姓能夠衣食無憂,他們會揭竿而起麼?”

“這……”

嶽肅輕描淡寫的一番話,令張嫣是啞口無言,好半天才擠出一句話來,“這……這不是因為……天下大旱……連年失收才造成的麼……”

“是天下大旱、連年失收,但太后您可知道,李自成在打破洛陽之後,在福王府中搜出了多少糧食。糧食多了,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不少糧食都已經發黴了,哪怕這樣,剩餘的糧食都夠李自成那幾十萬兵馬三年的糧餉。李自成的兵馬有近四十萬眾,福王家裡的糧食夠四十萬兵馬吃三年的,這得是多少。倘若當初,福王肯拿出糧食,賑濟災民,會落到最後被流寇給吃了的下場麼?”嶽肅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嶽肅話中的含義,張嫣是明白的,若非藩王為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