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有兩封,一封是順陽王府長吏所寫,言明李泰突然渾身長滿疹子,整日瘙癢難耐痛苦不堪,府中太醫診治數日不見好轉,已是束手無策,長吏希望皇帝可從太醫院中遣一聖手去鈞州。 另一封信,是李泰所書,李四郎先是用一頁紙的篇幅訴說自己現在是多麼的痛苦難受,而後又用兩頁紙的篇幅回憶了下過去,其中著重回憶的,是在被過繼之後,他獨自在衛王府中過活的多麼不容易,成日裡是多麼的思念父母,最後話鋒一轉,用半頁紙的篇幅,旁敲側擊的表露了下想回長安的意思。 待將這兩封信看完,皇帝頓時急躁了起來,就如是屁股被針紮了,再也坐不住,一骨碌從凳子上起來,在屋中來回不停的踱步。 李承乾也是一臉擔憂像,他一邊不停的寬慰著李世民,讓他千萬不要著急,讓他千萬不要多想,李泰身寬體胖自有福罩,不會有什麼事的。 安慰的話說完,卻是又開始說起了李泰自小就體弱多病,每次病了都得需要好長時間才能緩的過來,話裡話外的,就是在暗戳戳的引導著李世民往不好的方向去想。 這天底下,不管是尋常百姓還是九五之尊,只要是當父母的,乍一聽孩子有了個什麼,難免都會變得慌神無措,李世民本來就擔憂著急,現在李承乾又不停的在旁邊嘟囔,這使的皇帝,更是心急如焚。 李世民突然駐足,轉身看向張阿難,眼中帶著血絲道:“即刻差人去鈞州,將青雀接回長安來。” 一旁的李承乾,眼中不禁露出得逞之色,後又匆匆將頭低下,免得被發覺什麼。 張阿難應了一聲,邁步向著殿外去,但剛走出沒幾步,卻又聽李世民道:“等等!” 皇帝面色糾結複雜,揹著手又左右走了起來,像是心中在做什麼決斷,踱步了幾圈,李世民嘆口氣,沉聲道:“算了算了,先派兩個太醫去,讓他們連夜趕往鈞州。” 好好的又改了主意,這讓李承乾有些失望,不過,卻是也不打緊,一個半月內,沒有解藥的話,李泰身上的紅疹就不會下去,他就不信李世民能一直沉得住氣,當然,最好還是能儘快決斷,不然,一旦超過四十五天,那李泰那個小胖子,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張阿難出去後,李世民心煩意亂的坐回桌前,開始不斷的長吁短嘆起來,也許是感受到了他消沉的情緒,籠中一直沒出聲的鸚鵡,突然喳喳的亂叫起來。 皇帝看向籠子,眼神有些萎靡,身形有些佝僂,讓人不覺心頭一酸,李承乾緩步至身邊,又說起了寬慰之言,這次,他倒是真心實意的。 過了會,李世民悶聲道:“高明,折騰一天你也累了,早些去歇著吧。” 李承乾知道,這是想一個人待一會,他也不再說什麼,躬身作揖後,離開了兩儀殿。 李世民起身,將鸚鵡從籠中取出,讓它站在自個手背上,默默坐到床沿邊,出神的撫摸起了羽毛。 不知什麼時候,張阿難從太醫院回來,見的皇帝心事重重的,他也不敢出聲,躡手躡腳的站到一旁,安安靜靜當起了木頭樁子。 約摸半炷香後,被撫摸的鸚鵡突然飛起,徑直回了籠子中,隨即,只見擺放在籠中的硯臺裡,多了攤白白的東西,張阿難揮揮手,只見一個太監輕車熟路的從籠中取出硯臺,準備拿出去清洗,與此同時,另一個太監則遞來一條毛巾。 李世民一邊擦拭著手,一邊開口問道:“查的怎麼樣了?” 最近,皇帝讓查的人和事,只有一個劉泊。 張阿難低聲回道:“陛下,劉泊為人低調,行事公允清廉,對家中親眷管教也甚嚴,暫時還未查到什麼。” 手下人經得住查,這要是在往常,李世民肯定很高興,但是現在,皇帝卻只是將手中毛巾一扔,冷聲不耐道:“儘快查,朕就不信,還能一點過錯都找不出來。” 張阿難不敢抬頭,匆忙應了聲諾。 ~~~ 大明宮,各種殿臺樓亭約摸六十餘處,佔地足有六千畝地,主殿為宣政殿,這本來是為李淵所建,是李世民給老爹準備的養老處,可惜,未等大明宮建好,李淵就大行而去,說來,這大明宮還未有人住過,李承乾倒是第一個。 進了宣政殿中,只見處處都凸顯著嶄新和氣派,修建大明宮時,也許是出於愧疚,也許是出於孝順,李世民一改自己的簡樸作風,將大明宮修建的十分恢宏奢華,那撐著房梁的圓柱,刷著嶄新的紅漆,上頭盤繞著一條刺眼的金龍,細聞,自這柱子中,還散發著山林的綠意。 裡裡外外的看了看,隨後便讓殿中宮人全都退了下去,待的沒有了閒雜人等,李承乾跪坐在矮几後,程良駿跪坐在一旁,他這才用只有二人能聽得到的聲音,開口囑咐道:“本來是打算我和你一同去的,這樣互相之間也能有個照應,可是現在父皇說什麼都要讓我留在宮中,這之後的事情,就只能全由你一人去辦了,火藥怎麼配製,你可還記得?” 程良駿默默點了點頭。 李承乾接著道:“還是按照之前的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