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即觀心?” 自古以來,天下修真者學的道法都是從仙師大能那裡繼承來的,師父教什麼他們就學什麼,能聽明白師父教導的人往往就能學得比較快,而心中所想與師父傳授的道法有出入的人就只能逼著自己去理解了,這樣的人通常也會被說成是“領悟能力不夠”。 但人不是用模具壓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想法是不一樣的,縱使大部分人的思想在世事教導一輪輪磋磨中趨向大同,但還是有少部分人沒法被磋平稜角,即使身入修真行列,也依然保有自己的想法。 這樣的人一部分極為優秀,成為了開山立派的仙師大能,可以將自己獨特的道法傳授給徒子徒孫,幸運的話可以千秋萬代一直延續下去。 還有一部分人只能被貼上“特立獨行”的標籤,生命終結之後他們那些不為世人重視的道法也就隨之煙消雲散了。 可是,從別人那裡繼承來的道法不可能完美適配每一個人,但也不可能每個人都有獨創道法開山立派的能力,所以在這麼長的漫漫修真歷史中,不計其數的修真者都是以一種非常彆扭的狀態在奉行別人的道法。 當然,如果只以修真者短暫的一生來衡量奉行他人道法這件事的利弊,其實是看不出什麼問題的,畢竟悟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大多數人的生命都太短暫了,如果沒有那種頓悟成仙的機緣和能力,想要在這短暫的一生中琢磨出屬於自己的道法就太浪費時間了,絕大多數的人寧願花時間去提升修為,也不願意將時間浪費在“悟道”這件事上。 久而久之,奉行別人傳下來的道法就成了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算有些修真者偶爾腦海中冒出一些獨特的想法,也不會將其記錄下來,更不會“特立獨行”去悟自己的道了。 如此,創立道法的那些仙師大能就永遠成為了經典、成為了標杆,成為衡量他人思想對錯的標準,不僅不會有人懷疑流傳下來的道法有問題,更不會有人膽敢懷疑到仙師大能身上去。 就像幾乎沒有人會懷疑天道大神有問題一樣。 但思想的禁錮與停滯是非常危險的,這會讓一部分身居高位的人永遠掌控下位者的思想,就像天道大神掌控三界如此之久,卻極少有人質疑過他的所作所為一樣,因為根本就沒有人敢懷疑到天道大神身上去。 如這本《虛空問道》敢於教導修真者悟道觀心,光憑這一句話就可以被歸為禁書的行列了,不知道這位夫子是從哪裡弄來的。 不過既然給到了祝新年手上,現在身邊又沒有人看著,祝新年便大膽翻開書繼續看了下去。 只見書上寫“問道,即觀心也,心入乾坤,命同天地,成仙神之體。” 祝新年發現書上寫的是成仙神之體,而夫子跟他說的是悟道成就仙人之體,這兩者之間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祝新年認為這可能並不是筆誤。 眾所周知“仙人”是對所有虛空境修真者的統稱,範圍更精準一些的話就是指虛空境無我階的修真者,如陸夜、紅泥真人、女醫仙、男劍仙一類品階的人。 而“真仙”則代指虛空境無相階的仙人,如妙元真仙、狐帝和狂瀾真仙。 但“仙神”這個詞祝新年還是第一次接觸到,他並不知道這個稱呼究竟代稱哪個品階的修真者,但卻知道整個三界中只有遠古神明可以被冠以“神”的稱呼。 例如盤古大神、天道大神、創世神、滅世神等等。 他認為這個“仙神”很有可能指的是位於“真仙”與“神”之間的某個品階,但這個品階很有可能不被修真者所瞭解,所以一貫的說法都是修真者最高修到真仙則止。 這本書上的內容暫且不知真假,是假的也就罷了,如果是真的,就代表這世上或許有一種品階是超越真仙的存在,而且是修真者能夠觸及得到的。 都說自從第二次神魔大戰之後,魔主遭到天道大神重創,品階下降一直無法回到真神的行列,所以迴歸天界這麼久了還只是十階魔神甲。 十階魔神甲在魔甲軍團的加持下整體能力或許強於無相階真仙,但在力量劃分體系當中他們二者是可以畫等號的,而“仙神”如果真的在真仙之上,也就說明“仙神”可能是高於十階魔神甲的。 根據天界目前的說法,一貫認為修真者是無法成為真神的,但這個“仙神”的出現卻為祝新年開啟了一道新的大門,讓他窺得了一絲或許能超越十階魔神甲的機會。 即使魔主永遠無法恢復真神之身,要想對戰十階魔神甲,僅僅只是升到真仙的境界還遠遠不夠,祝新年也一直憂心這個問題,但若真的有比真仙和十階魔神甲更高的品階存在,豈不是解了祝新年心頭憂思? 想到這裡,祝新年趕緊又看了起來,竹簡上能書寫的內容有限,不多時他便將整本書都通讀了一遍,發現這本書最關鍵的內容就在第一句,後面都是一些玄之又玄的唯心言論,應該是這本書的作者自己在悟道的時候有感而發的,與陸夜的那本課堂隨筆唯一的不同是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