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部分

勇隊出身鄉紳就是與鄉勇隊關係緊密的地方實力派,在沒有鬧出太大動靜的情況下籌集大筆銀錢。

不小心不行啊,作為淮北最大鄉紳地主集團背後支援的勢力,留守淮北的鄉勇隊後勤人員的一舉一動都倍受關注,稍一不慎便可能引起淮北地區經濟動盪。

眼下吳可又不是兩江總督,萬一動靜鬧得太大引起兩江總督衙門和安徽巡撫衙門的不滿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在這亂世當中很多事情真的很不保險,誰也難以保證不會有眼紅之輩暗地裡下狠手搶掠,就像湘軍之前所做那般。

當然就是衝著私人感情方面,鄉勇隊也不願引起淮北地區經濟出現動盪,怎麼說淮北能有眼下風光局面,都是鄉勇隊篳路藍縷一手一腳開創出來的,投入其中的感情可不是開玩笑的,就是吳可想要鬧出大動靜來,底下弟兄也不會情願的。

一年時間的暗中籌備,已經足夠留守淮北的鄉勇隊後勤人馬,將手頭所有商鋪以及小塊田地全部出手,只保留幾處萬畝以上大田莊,作為鄉勇隊的糧食保障,總共籌集白銀五百多萬兩!

這麼大資金量流動,其實淮北很多有心人都有察覺,但鄉勇隊勢力實在太過強大,就算某些勢力想要分一杯羹也只得老老實實掏出真金白銀,想要打什麼歪主意最後倒黴的鐵定還是他們自己。

安徽巡撫衙門自然有所察覺,不過礙於鄉勇隊的實力和麵子,加上鄉勇隊行事小心又沒有引起太大波瀾,所以巡撫衙門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儘管上至巡撫翁同書下至衙門裡的官吏無不眼饞得緊,卻也只能眼饞而已。

隨著直屬鄉勇隊大量產業的秘密拋售,留守淮北的後勤人手也一波波扮成商隊離開,前往廣州聽候最高首領吳可的的調遣。

可就是如此,淮北還有不少鄉勇隊直屬產業根本無法短期脫手,比如與淮北各地實力派人物合開的工廠,以及本就出身鄉勇隊併成功轉型地方鄉紳土豪的傢伙,與鄉勇隊聯合開辦的近代化工廠企業。

最最重要的是,吳可當初花費極大心力和資金建立的簡陋軍工體系,包含火藥廠,手榴,彈廠以及子彈組裝工廠等等一系列與軍工相關工廠,想要集體搬遷可不是一個短期可以完成的小專案。

眼下鄉勇隊與湘軍徹底交惡,吳可存心隔應曾國藩,便讓留守淮北的後勤人員大張旗鼓行動起來,聲勢浩大的拆御機械準備搬遷一系列軍工廠。

鄉勇隊在淮北的動作,一下子吸引整個兩江關注。

吳可在兩江之地經營日久,透過實實在在的政績和軍功建立起的威望可不是開玩笑的,加上鄉勇隊在淮北的勢力極為龐大,一舉一動都能影響周邊地區的經濟和局勢穩定,自然極受兩江各方勢力的關注和重視。

湘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們沒想到兩江總督吳可竟然做得這麼絕,竟然連多年經營的基業也捨得放棄,打算在兩廣之地重新開始?

鄉勇隊在淮北建設的簡陋軍工體系,雖然解決不了洋槍洋炮的製造,還需要向洋人採購,但是一些簡單的槍械以及火炮構件都能自產,而且質量一點都不比洋人的差,價格那更是廉價得讓人不敢置信。

更不要說淮北子彈組裝工廠,可是整個南方清軍最重要的彈藥來源!

無論是槍炮零部件工廠,還是火藥以及子彈工廠,可都是湘軍垂涎三尺的產業,不說其強悍的吸金能力,單單對後勤部門的巨大幫助還有能省去的鉅額軍費,就足以讓湘軍一干大佬想入非非。

曾國藩自從當上兩江總督以來,一干湘軍大佬便沒少在他耳邊唸叨,希望找個機會將淮北的幾家關係軍機要務的工廠收歸湘軍掌握,其間也沒少派出人手向這些工廠探視摸底,其意不言而明。

曾國藩可不願徹底與兩廣總督吳可鬧翻,儘管湘軍一干將領極力要求,但他一直都沒有明確答應或者說不答應,態度含糊任由湘軍一干大佬施為,只要不做得太過分就成。

此時湘軍與兩廣總督吳可徹底交惡,雙方各使手段極力噁心對方,湘軍一干將領被吳可整得焦頭爛額氣憤不已之餘,也不免心中竊喜認為機會來了,兩廣總督吳可這次被怒火衝昏了頭腦,白白給了他們強行插手淮北軍工廠的藉口!

可惜這世上的聰明人不僅僅只有湘軍才有,根本不等他們反應過來,鄉勇隊便已經將這些軍工廠全部拆遷完畢,並在近萬全副武裝鄉勇隊將士的保護下,浩浩蕩蕩的離開淮北透過江西直抵廣東!

湘軍大佬們自然不願煮熟的鴨子飛了,二話不說從包圍天京的人馬中抽出一部,直愣愣的堵在鄉勇隊前往廣東的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