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的!要是有敵軍適才兩軍激戰正酣時,早就殺出來了!在最恰當時機,按兵不動,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後才出擊,這在邏輯上說不通啊!正當乃木百思不得其解時,他猛然感覺到自己腳下的大地竟然微微地顫抖了起來,緊接著一陣悶雷般的響動,便傳入了軍帳中!
“井山你去整頓部隊。警衛小隊和聯隊部的人都跟我來!”這一刻,情知自己已然成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中國諺語裡的那支為人作嫁的螳螂的乃木信,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帶著身邊這些人,再糾合上沿途所有能遇上的部隊。趕到相對狹窄的谷口。先把正向山谷中急馳而來地大隊敵騎,阻他一阻再說,只要能阻住對方那怕一兩刻鐘。形勢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憑心而論,乃木地反應不可謂不快,應對的也不可謂不精準,可程家驥既已蓄形良久,那裡又還會給他這個機會!
幾千騎兵集團衝鋒是什麼概念?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無法想象地。就算是能親眼目睹了,也很難用言語來準確形容那壯麗得無與倫比的浩翰。尤其山谷地形下,由一排排騎兵所組成浩浩蕩蕩、氣吞河嶽的衝擊陣形。更是能讓人每一個面對它的人。都打心底裡發虛、發冷!這也倒還罷了,最讓才衝出軍帳的乃木大佐絕望的是。對手的前鋒。居然已衝到了離他裡許處。
“吹調兵號!把北面地人都調回來!要快!不能讓中國人把山谷截斷!”已一眼認出來襲地騎兵是“老相識”的乃木大佐。跳著腳大喊道。其實,乃木又何嘗不知。人家地騎兵叢集已大舉湧入山谷腹地,自己不管下什麼命令,都是趕不上風馳電擎般地戰馬來得快了。可除了這些,他又能做點什麼了。山谷腹地是如此寬廣平坦,兩下里地距離又是這樣近在咫尺,就算他願意一本初衷,把手上這僅有的百十號人硬生生地項上去,也不過是自尋死路罷了。
乃木“勇”則勇矣,可對於無謂的“犧牲”,卻也還是敬謝不敏的。在發出了最後一道軍令後,乃木便在一群衛士的護衛下,離開了設在山谷南段正中央的指揮部。www..c n短短不到兩分鐘後,中國第四十五騎兵旅的先鋒部隊的馬蹄便踩倒了乃木那座寶貝軍帳。
中國騎兵的攻擊之所以能具備現在這種讓人咋舌的突然性,那都是親自帶隊衝擊劉天龍的功勞。
為了能一擊必中,他不僅嚴令部下“人銜枚,馬摘鈴”,還帶頭牽著戰馬徒步緩行了足足半個小時,直到全軍欺到離日軍千米以內時,這才陡然發力,全力突擊。這也多虧山谷裡日軍都在專心致志的享受著“豐收”後“成果”了,否則就算劉天龍再處心積慮,騎兵旅的將士們與馬兒的溝通得再好,未必到把事情做到現在這個地步!”
正“堆”在山谷南段的英軍戰俘和看押其的日軍士兵們,早就讓這挾著風雷聲向自己迎面殺來的一眼望不到頭的大隊騎兵,給嚇得兩腿發抖,尿意橫生了,哪裡有不爭相閃避的道理。於是乎,在先前的屠殺者與被屠殺者的“同心協力”下,一條兩旁夾有數千人的專用馬道”,便以即使是專門排練過,也很難達到的“高效”在山谷中成形了。至於那些手腳慢半拍的英兵日軍,先是被高速賓士的戰馬給撞到在地,緊接著又被一隻只上下翻飛的馬蹄便“一視同仁”踩得骨斷筋折,再後來一隻只裝著爛肉碎骨的血糊糊的“人形布袋”便鑲嵌在了“大道”中央。
“傳下去,火力壓制兩廂,往前突!”冒著頭頂呼嘯著的彈片,衝在軍陣最前端劉天龍不愧打奇襲的行家裡手,他優先給予稍遠處那些剛丟下手中的“戰利品”,正試圖集結起來負隅頑抗的日軍打擊的選擇,無疑是明智的。
劉天龍這下一令,從佇列兩側的那些端著自動火器的中國騎兵的手中,噴射出一串串火舌,這火舌猶如一支支利箭一樣,把上百名正向騎兵射擊的日軍死死的釘在了地上。當然,被這些日軍當成“人肉盾牌”的英軍倒下得更多。中國騎兵酷烈的無差別報復性打擊,不但把兩邊的日軍大多壓得抬不起頭來,還真接導致了日軍對英軍俘虜的徹底失控。除了那些死抱著“英國陸軍的榮譽”不放的思想老舊的軍官們無動於衷的趴在地上,靜等著正在交戰的中日兩戰分出勝負外,幾乎所有的英軍士兵都行動了起來。這些渴把命運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英國人,一轟而上的與看押他們少數日軍扭打著、撕咬著。英軍士兵的這種奮起自救的行為,從客觀上有力的策應了中國騎兵往山谷縱深穿插的行動。
消除了來自兩翼的威脅地騎兵們,紛紛再次催馬加速,從這些多是日本血統地高頭大馬上,傾瀉下來的馬刀、手雷、子彈就統統落到了山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