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罩,這和暴擊炮一樣是秦關自創的一種防護方式,現在還沒有成熟,但衍生出了一個相當逆天的功能——隱身。這意思當然不是看不見,離子屏障能隔絕電磁波,甚至能干擾光學探測,除了能量場探測模式的天眼,還有對離子活動十分敏感的龍人族,其他的任何敵人都會受其影響。
天眼系統,這是秦關從老伍那裡學來的,能量場探測模式,無視時間和空間的影響!
仔細一想,秦關自己也愣住了。
在忙什麼呢,有了這些技術,再能獲得足夠資源的話,自己完全可以跟那兩個異族叫板!
把優勢都集中起來,能造出點什麼東西呢?
戰艦飛船太大,他現在沒有這個條件,就戰鬥機吧。
戰鬥機在太空中之所以淪為配角的原因,就是因為廣闊的空間,動力、火力和續航能力都不如戰艦,那戰鬥就基本沒得打,單純的戰鬥機對抗戰艦,還沒探測到戰艦就已經全軍覆沒了,而現在,秦關讓這種以小搏大成為了可能。
配上暴擊炮和離子炮,就能擁有匹敵戰艦的攻擊力,小一點,但可以打。
精兵路線很符合他現在的境況,也符合他將來的情況,將來他是要帶著希望號前進的,不可能有大量部隊同行,那個消耗誰都吃不起,也大多全是浪費。假如九大區能成為自己的後勤基地,那也得等將來三大種族全面抗衡的時候才真正發揮作用,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會有那麼一天。
利用龍人族的金屬核模板,秦關很快就設計出了一型全新的戰鬥機,結合了龍人族和人類兩大種族的優勢,繼承了模板上的一些特點,再附加一些他自己的技術。這架戰鬥機就如同是一個飛翔的戰龍,只是改變了外觀而已,由人類控制,優點是明顯的,缺點同樣也十分突出。
和龍人族比最大的優點是製造快、相容的功能多,龍人族的低端戰士也多到了不在乎損失,但他們是建立在龐大基數上。而這一型戰鬥機繞過了龍人族的生長過程,直接由生產性製造出與核心匹配的殼體,再植入金屬核心,金屬核心就是維持這整個系統運轉的關鍵部分,其餘子系統則分為整合部分和附加部分。
整合部分指的是秦關能直接加入核心的程式,比如自修復功能以及生長進化功能,還有反應爐、離子炮和裝甲,這些部分是可以成長的,核心每一次升級都會帶來一次面貌的巨大改變。
附加部分指的是天眼系統、暴擊炮、離火罩、動力以及各種電子系統等等,這些是不能隨著核心成長的,將來如果核心有進化的一天,這些東西全都得換掉,換成更加強大的系統。
缺點就是人,這戰鬥機得人來控制。
如果人的能力不行,會極大地限制這型戰鬥機的能力,比如身體脆弱的人類只能發揮出戰鬥機一半以下的效能,其餘能力就浪費掉了。必須有足夠合格的戰士來駕駛,才可以真正發揮出這型戰鬥機的全部實力。
戰機新生產出來會是一階的狀態,但由於附加部分帶來的能力加強,實際威力要大於一階。如果要進化,則須不斷提供各種元素,像是龍人族分解礦物進化一樣。
現在,秦關對於修改金屬核得心應手,就在萬金油號上直接改造了一架樣機。
這可是自動成長型的戰鬥機啊,沒準以後秦關還會破解金屬核內部更復雜的部分,那就真的可以象龍人族一樣進化了,還有可能會獲得他們進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技能。
他感嘆於自己奔波的人生,戰鬥機就起名為“征程”,這是第一種型號。
除了戰鬥機,他還順帶設計了一支也是成長型的戰列,以往復雜的設計工作變得異常簡單,他就直接在金屬核上修改即可。這支戰列也有了重大突破,沒進化的第一型在個頭噸位上就與希望號齊平,以如今人類的技術之前是做不到的,秦關現在有了龍人族的材料和結構,吸收元素可以自由形成各種所需要的材料,合金是又輕又硬強度又高。
新型戰列他命名為天河號,這代表了他的目標。
有了模板,他想實際把天河號和征程戰機造出來,還需要大量的材料。
光是天河號就需要相當於其他戰列百倍以上的材料,而他目前手上的東西還是那麼寒酸,有萬金油號,星匪的那些破爛家當,就算是東西兩區援助的正規軍裝備也都是淘汰貨,手上沒有任何可利用的資源,他現在需要一個資源充裕的重工業星球。
怎麼辦呢?很簡單,他現在是星匪頭子,那就去搶一個。
通訊器上亮起提示,秦關一看,是萬風的通話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