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磕了頭,歡天喜地地走了。
“可是攸哥兒揹著你有什麼事?”方氏正坐在齊二夫人身旁,這時開口問道。
齊二夫人想了想,“應該沒什麼事。我想,這些天為了賢妃娘娘,家裡多了很多事,許是老爺讓他做什麼,他有些不願意。你不知道,他的性子……可有些事也只有他辦得好,有時候老爺和我都奈何他不得。唉,全是老太太給慣出來的。”
“攸哥兒還和康郡王交好?”方氏對於齊二夫人的抱怨並不在意。
“嗯,他做御前侍衛,常在宮裡走動,結交了一幫青年子弟,其中有不少宗室,都是差不多年紀的,平時也沒個上下尊卑。老爺的脾氣是不喜這些的,無奈老太太寵著,說他這脾氣像極了老國公爺。他也並沒給家裡惹禍,老爺也就罷了。”
“這康郡王,年紀不大吧,可曾娶了王妃?”方氏問道。
齊二夫人看著方氏笑,“康郡王是娶了王妃的,側妃都有了兩個。不過妹妹儘管放心,這幾年,先是先皇駕崩,然後當今皇上登基,皇后娘娘薨了。皇上又忙於政務,好多年輕的宗室子弟都沒有指婚事,其中好幾位年輕的郡王,世子,比如永寧郡王世子……”
齊二夫人掰著手指頭跟方氏數了一遍,又道,“妹妹看中了哪個,先和我說。我也能早點和賢妃娘娘說。這樣的好事,不知多少人家惦記著,早點定下來,免得被別人搶了先。”
“我那天在侯府遇見永安郡王世子,他就很不錯。不過聽說永安郡王妃為人嚴厲,不好相處。還是大姐和娘娘做主吧。最好是沒娶親的郡王。我就一個淑蘭,雖然規矩禮數她都學的很好,只是皇家規矩嚴,我還是有些捨不得。若是嫁給郡王,一進門就是王妃,自己當家,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妹妹你是真疼女兒,放心吧,我記下了。想咱們姐妹三人,我那時全是祖父母做主,到你的時候,是娘帶你事先相看了。到了三妹,那時全是母親做主,讓她按自己心意挑選。要說這婚後日子……三妹妹過的最舒心,可惜,三妹夫命短。對了,三妹明天什麼時候能到?”
“朔哥兒捎信回來,今天到通州,明天大約午後就能進京了。”
“幾十年了,咱們三姐妹終於又能聚到一起了。”
七月十六,鄭姨媽帶著女兒和侄女終於到了京城,自然先被接到安國公府,第二天才到荀家來見方氏。
聽得外面報說鄭姨媽的車已經到了門口,方氏早已準備好,立時領著眾人一路接到二門。
鄭姨媽比方氏年輕幾歲,保養得宜,年近四十的人,依然是秀髮如雲,除了笑起來眼角有幾道皺紋,臉上面板光滑細緻,看著著實年輕。
鄭姨媽身後帶著兩個女孩。打的十四五歲,一張小巧的瓜子臉,面板白皙水潤,鼻樑挺秀,秀眼修眉,全身透著江南女子的柔媚,正是鄭姨媽的女兒,名叫鄭好兒。另一個女孩只有十三歲,和鄭好兒身量相仿,卻是容長臉,彎彎的眉毛,一雙大眼睛十分活潑,忽閃忽閃似乎會說話一樣,正是鄭姨媽的侄女,鄭元朗的嫡親妹子鄭姝兒。
方氏挽著鄭姨媽的手,眾人跟在後面,進了思安居的正房。方氏和鄭姨媽在榻上相對而坐,鄭好兒和鄭姝兒姐妹坐在左首的椅子上。荀卿染姐妹四個坐在右首的位子上。荀大奶奶站在地上,招呼著人送茶送果,不僅親自倒茶,又是親自剝果子進給鄭姨媽。
“這孩子,還是成親的時候見過一次,如今越發利落能幹了。”鄭姨媽讚道。
方氏掃了一眼荀大奶奶,撇了撇嘴,並沒說什麼。
“……咱們姐妹多年未見,不如你在我這多住些天,咱們也能好好說說話。”
“我也是這麼想著的,可是昨天到了安國公府,老太君知道我那房子還沒收拾好,硬要我留下,單撥了香蘿院給我和你兩個外甥女。那院子在她們花園子旁邊,單獨有門通著外面的街道,住著十分便利,我就答應了。”
荀卿染賠笑聽著方氏和鄭姨媽說話,感覺鄭好兒和鄭姝兒姐妹兩雙眼睛,總在她身上打轉。鄭好兒還不十分明顯,可鄭姝兒卻是毫不掩飾。荀卿染故意一轉頭,正對上鄭姝兒一雙大眼。鄭姝兒眨眨眼,衝著荀卿染笑,滿是赤誠,荀卿染也笑了。
鄭姨媽說著話,就叫人送上三隻狹長的錦盒。開啟來,裡面滿滿一盒子的五花八門的東西,有無錫泥人、蘇州的繡帕、荷包、杭州的紈扇、還有鑲銀的玻璃靶鏡和西洋的香皂。
“這裡是些江南的土產,還有咱們家的鋪子進的西洋玩意兒,是你們這兩個妹妹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