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始族在曲阜匯合。太昊人來到曲阜要比姜氏晚一些。太昊人是伏羲人的後代。伏羲人是芮城人的後代。太昊人向北的分支來到曲阜,向南的分支到達了烈山。在曲阜匯合的又1支始族叫作炎帝,到了曲阜時期,神農已經是幾支始族:姜氏,蚩尤,太昊和炎帝的巫祠崇拜。由此,又可以說,神農是1個不短於2千年的神農時代。

本文中使用了幾個詞語:農始族,農巫祠,神農崇拜,神農時代,神農首領。但是,在古書中只有一個詞語:神農。古書1詞多用,語言沒有今天這麼豐富,這麼精細。神農1詞包含了廣泛的意義。

神農是一位神,在大的範圍受到拜祭。神字是個古字,與今天的意思不一樣。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受崇拜的動物,動物神。受崇拜的動物叫作神,受崇拜的人(巫師)叫作帝。

神農巫祠來到古河道。在古河道,乾爽的土地日漸擴大,湖沼中有蚌,螺。土地上有樹果和嫩葉,大的動物有豬,狗,小的動物有兔,鼠。始族人將精美的食物拿到巫祠來向禹拜祭。始族集合在神農巫祠的周圍,巫祠的範圍不斷擴大,從一個巫祠擴大到一片地區,形成了以農巫祠為中心的“神農氏族”。

在黃河和淮河之間是一片沖積平地,叫作黃淮平原。黃淮平原被伏牛山,大別山和山東丘陵環繞著。在這一片平地上,曾經有黃河水流向淮河,黃淮平原這樣沖積起來。所以,這道水流的地方又叫作“古河道”。古漢語起源在古河道地區。作為社會的中心和組織者,神農的宣講也在這裡流傳。

在氏族時代,沒有文字,或者,文字還沒有進入實用階段。雖然古漢語已經形成,而且詞彙日漸豐富,只是進入歷史的語言不多。這個時期流傳下來的詞語是崇拜的名字,巫祠的名字,“帝”的名字,以及以崇拜名字命名的巫祠,等等。神農是一個巫祠的名字,神農的流傳是巫祠的流傳。這個時期,神農方言開始與古漢語彙合。神農起源於始族崇拜,從始族崇拜發展到巫祠,這就使得神農以巫祠的“身份”在古漢語的地區廣為流傳。神農的名字很響亮,但是神農的傳說卻沒有傳下來,在今天無法知道關於神農傳說的細節。

始族人一年又一年的採集,拜祭。幾百年過去了,在河網密佈的古河道,人口越來越多,食物越來越少,食物嚴重不足,始族人不得不到更遠的地方去採集回來不多的食物。爭食物的糾紛開始發生。已經有始族向西,向南遷徙,去尋找食物不缺少的地方。巫祠的日子開始不好過,拜祭的供物越來越少。在食物嚴重缺少的日子裡,祠的巫們也不得不去採集,渡過飢餓。

神農的巫祠大多已經破爛不堪,卻沒有力量建設更新。祭祠一天一天的冷落下來。祭祠無法維持,神農衰微了下來。在神農祠日漸衰微的日子裡,正是採集時代的末期,人工的生產尚未開始,始族人在生存的十字路口徘徊。

神農巫祠在氏族的鬥爭中衰落下來。隨著黃淮平原的繼續形成,神農氏族向南遷徙,在黃淮平原的南部地區定居下來。這一部分氏族人便是楚的祖先。

古老中華的面紗揭開了。語言競有這麼強的表達能力和流傳能力。始族崇拜是再普通不過的社會思想。遠古歷史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保留和流傳下來。這1章討論過三皇史詩,認識了三皇的歷史背景。有巢氏起源於黃淮平原,時間不晚於距今6千年。燧人氏起源於太行山(依據南莊頭遺址出土了早期陶器),時間不晚於距今萬年。神農氏起源於山東丘陵,時間不晚於距今8千年。三皇的起源地區包括了從太行山的桑乾河向南,漳河,衛河,黃河,直到淮河邊:不能再向南了,再向南是淮河海溝。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古河道 大汶口人 少昊的誤傳

古河道

大洪水以後,黃河海溝消失,到了史詩時代,大片的土地連成了一片。這一片土地的中心在黃河兩岸。這個中心地區就稱作古河道。古河道地區在形成陸地以前曾經是很大的一片水域。對古河道,始族人從渭河看叫作東海之外大壑,從山東丘陵看叫作西海。這一片水域有多麼大呢?北通衛河,南接淮河,這一片土地在今天叫作黃淮平原。古河道在黃淮平原的北半部分,包括了黃河北岸的衛河和山東丘陵的北坡,(黃淮的南半部分淤積較晚,集合起來楚祖先人口)。

站在古河道向周圍看,在東方有山東土著,考古叫作大汶口人。在西方河南的腹地生存著伏羲人,考古叫作裴李崗人。在北方生存著高度巫文化的漳河人,考古叫作磁山人。公元前4千年的古河道正當河網地貌,三方面的古人口在這裡匯合,古漢語從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