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但不公平的事情卻時時在發生著。

那些默默無名的合作者服氣嗎?不服氣。但是不服氣也沒辦法。

就說一本講授醫療儀器使用方法的專著吧。那上面唯一的署名者是一位教授,但知道內情的人都說,它實際上是幾位年輕技師的成果。

教授組織幾位年輕技師向有關人員講授醫療儀器的使用方法。幾個年輕人緊緊張張備課,寫出了詳細的講稿,作了成功的講授。為此,他們每個人都付出了辛勤的勞作。

這些講稿後來整理成一本書正式出版。此書理所當然屬於合作作品,但書上只署有教授的名字,幾個年輕人的名字不翼而飛。稿酬也落入教授之手,幾個年輕人分文未取。

教授不應當這樣佔有年輕學子的智力成果。

但是,幾個羽翼未豐的年輕人又能將自己敬重的教授怎樣?

教授這樣說:“等將來評職稱的時候,我會為你們說話的。”以此作為佔有別人勞動成果的補償和回報。

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公平的交換。教授僅憑自己將來可能替人說的幾句好話,就換來了對一本專著的獨佔權。

一位法學家對此評論說:這是大作者欺負小作者。

1986年5月,北京一所大學的校園風波驟起。兩個大學畢業生要告他們的老師!

這兩個年輕人一個是小范,一個是小劉。

他們說,老師侵佔了他們的勞動成果。 。 想看書來

強者與弱者(3)

一年前,小范和小劉受這位老師之託,合作翻譯一本外文書。小范辛辛苦苦幹了三個多月完成了前七章。小劉則完成了後四章。據小范說,此後,這位老師就再也沒理過她。

此書經出版社出版發行,兩個年輕人一看頓時傻了眼:書上的署名是老師和另外一個陌生的名字。據查,那個陌生的名字竟是老師的兒子的化名。而兩個真正的翻譯者卻沒有署名。

小范氣呼呼地找到老師的家。她想弄清楚這到底是為什麼。但老師冷冰冰地問:

“你有何貴幹?”

“我想見見書的底稿。”

“書沒出版。出了書就還你。”

“我已經見到書了!”

小范把話挑明以後,老師這才拿出一本書,但是解釋說:“這只是樣書。”

什麼樣書!學校計算機系八三、八四班的學生都已把這本書當作教材了。

小范繼續追問底稿。

老師說:“底稿已經丟失了。”

但奇怪的是,這天晚上十點鐘左右,老師拐到小范的住處,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道:“找到了一些底稿,請來取。”

小范第二次到了老師的家。

老師給了她幾頁譯稿,說這譯稿譯得如何如何不好,並威脅道:“不要對別人講前七章是你譯的。”

小范則堅持把底稿拿到手。

老師說:“底稿不存在了。”

小范問:“你不是說找到一部分嗎?”

老師說:“已經剪零碎了。”

“把零碎的給我吧。”

“只能給你這幾頁;其餘要存檔。”

老師這時拿出準備好了的二百元錢遞給小范,說是給她的報酬,並要她不要講他已出書,否則“學校知道了要抽稅”。並再次威脅道:“你再也不要對別人說是你譯了這本書的前七章。你不說,我也不向別人說你譯的有錯誤。”

小范氣憤地把錢一甩,離開了老師的家。

老師則從四樓追到一樓,強迫她收下那點錢。

小范拿著錢徑直找到了研究所負責人。

此事傳出來以後,老師對小范說:“你根本不象個學計算機的大學生!你若在什麼場合張揚這件事,我就在什麼場合將你的譯文公開。你不外揚,我也不外揚。”

小范認為;這是企圖用譯稿質量堵住她的嘴。

那麼,譯稿的質量到底怎樣呢?老師說,那是“一團廢紙”。但當有關人員將譯稿作鑑定時發現:全書二十萬字,除十一頁為他人所加的外,其餘文字均出自小范和小劉的譯稿,修改的地方很少。他們的譯文質量達到了出版水平。

真正的譯者被剝奪了署名權,而老師的兒子的名字卻莫名其妙地印在書上,這豈不是咄咄怪事?老師對此解釋說:“之所以把兒子的化名署在書上,是因為兒子把書中的程式幾乎在計算機上調整了一遍。”

那麼,為什麼不署譯者的名字?